

当西点军校的陆军学员在周围的山谷和野外训练课程中训练时,他们正在学习在军事术语中被称为“被动拒绝环境”的条件下作战。这个术语意味着自然景观会干扰无线电信号,使得正在接受训练的士兵在开阔地带可能难以进行通信。
虽然军队为此进行了演练,并在城市和山区地形作战方面拥有数十年的经验,但另一种可能性是利用新技术,在地形中的士兵与远处的指挥官之间建立信号中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陆军正在开发一个“空中层网络”,即一个可以充当信号中继的飞行器系统。
陆军指挥控制通信战术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经理斯科特·纽曼 (Scott Newman) 表示:“[空中层网络] 允许我们将数据发送到空中层的一个资产,然后再传回,从而使信号可以越过障碍物,有效地获得更多节点并扩展通信范围。”他说。
换句话说,拥有一架可用于中继信号的飞机意味着在一个山谷作战的士兵可以与山脊另一边的士兵共享信息,而无需担心信号丢失。随着战场范围的扩大,涵盖村庄、城市街区或大片崎岖地形,与友军保持远距离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关:英国的微型军用侦察无人机将兼作测绘员]
失去通信可能意味着被孤立、被伏击,或者仅仅是无法快速前进。相反,保持通信连接可以使士兵能够超越敌人,发现弱点,分享攻击信息,并在作为更大部队一部分进行战斗时保持凝聚力。
在 2021 年的“汇聚行动”技术演示中,陆军利用无人机促进了这种越山通信,尽管空中层网络的功能不仅仅限于无人机。只要飞机能够接收和中继信号,就可以由盘旋的飞机、在该地区运行的直升机,甚至陆军“未来垂直升力”计划正在研发的新型飞机来完成这项任务。
据 C4ISRNET 报道,5 月份,陆军未来司令部网络跨职能团队的格雷格·纳波利 (Greg Napoli) 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空中层可以涵盖从武装飞机到平流层气球(基本上是带有通信中继的系留气球)的一切。其他选择包括高大的便携式中继天线和无人机。
目前,这种越山通信是通过卫星完成的,但卫星存在局限性。虽然许多通信网络旨在实现可靠的全球连续覆盖,但信号可能会被干扰器屏蔽,而且在战争中,如果一个国家使用反卫星导弹或其他太空武器将其摧毁,卫星可能会变得脆弱。
相反,空中网络可以被带到士兵所在的位置,并提供直接在头顶的通信链路,并且可以在作战转移时被拆卸并运往其他地方。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陆军在分散与友军保持联系和协调的能力。这种分散式通信被称为 NLOS,意为“非视距”。
[相关:下一代坦克将于 10 月公布。这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
改进这种网络通信的未来发展将影响陆军如何开发其“空中非视距地面环境继电器”(RANGE)。正如这个拗口的缩写 RANGE 所表明的那样,扩展中继器可以工作的距离,使士兵能够相互远离操作,同时仍保持有效的联系。
陆军与其组成部分进行通信的方式决定了其作战方式。现代战争是传感器密集型的,无人机和坦克上有摄像头,飞机上有雷达,士兵佩戴的护目镜上有热成像,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战场上的海量信息做出了贡献。将这些信息从观察转化为行动意味着对其进行分析和共享,让几英里外的炮兵能够精确定位侦察兵驾驶的无人机发现的目标。所有这些部分之间的通信网络使整个行动顺畅运行,促进了毁灭性的攻击和干净的撤退。
随着陆军开发新飞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持,空中层网络将这些飞机与地面战斗联系起来,使得这些中继器成为陆军通信的关键。附近部队之间更好的通信意味着在发生战斗时,增援部队可以到位,盟友可以知道危险所在,并且有利于陆军获胜。枪战是混乱的时刻,充满了声音和危险,士兵们进行交火并努力生存足够长的时间以赢得胜利。
通过空中层网络,陆军旨在使在困难地形中的通信与在开阔平原中的通信一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