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现在可以访问对全球卫星图像档案的人工智能分析,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审视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和与海洋的关系。该开源项目由Global Fishing Watch牵头,这是一个由谷歌支持的专注于监测海上产业的非营利组织,相关研究详情已于 1 月 3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得益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展示了此前从未被绘制过的工业活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项新研究揭示了“隐形船队”,这个术语通常指代大量未公开其位置的海上船只。根据 Global Fishing Watch 周三发布的公告,高达 75% 的工业捕鱼船“对公众隐藏了行踪”。
正如《The Verge》所解释的,长期以来,海上监视组织一直依赖自动识别系统 (AIS) 来追踪全球船只的无线电活动——尽管他们也知道该工具远非完美。AIS 的要求因国家和船只而异,而且当船员希望保持“离网”状态时,很容易关闭船只的应答器。因此,就有了(此前模糊不清的)隐形船队领域。
“陆地上,我们几乎拥有地球上所有道路和建筑的详细地图。相比之下,我们海洋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的,”该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和创新总监 David Kroodsma 在 1 月 3 日发布的官方声明中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消除盲点,并揭示人类在海洋活动的广度和强度。”
[相关:如何与自然和谐地建造海上风力发电场。]
为了解决这个数据空白,研究人员首先收集了欧洲空间局Sentinel-1 卫星星座在 2017 年至 2021 年间拍摄的 200 万吉字节的全球成像数据。与 AIS 的局限性不同,欧洲空间局卫星阵列的灵敏雷达技术使其能够探测地表活动或运动,不受云层覆盖或一天中时间的影响。
随后,该团队将这些信息与 GPS 数据相结合,以突出显示那些原本未被发现或被忽视的船只。然后,机器学习程序分析了海量信息集,以精确识别此前未被记录的渔船。
最新的发现颠覆了之前的行业假设,并展示了全球隐形船队令人担忧的更大影响。
“公开可用的数据显示,亚洲和欧洲的捕鱼量在各自的边境范围内大致相似,但我们的测绘显示亚洲占主导地位——我们发现的每 10 艘海上渔船中,有 7 艘在亚洲,而只有 1 艘在欧洲,”该研究的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自然资源经济学助理教授 Jennifer Raynor 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揭示隐形船只,我们创建了目前最全面的全球工业捕鱼活动公开图景。”
然而,并非所有修订都是令人担忧的。根据该团队的发现,在分析的五年时间里,绿色海上能源项目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截至 2021 年,风力涡轮机的数量已正式超过了全球石油钻井平台,其中中国通过将其风力发电场数量增加了 900% 而位居榜首。
“以前,这种类型的卫星监测只有付费才能获得。现在,所有国家都可以免费使用,”Kroodsma 在周三的公告中表示,并宣称这项研究标志着“海洋管理和透明度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