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未来主义的“大众”微型巴士终于上市——优缺点并存

经典大众微型巴士的电动复兴终于到来。大众 ID.BUZZ 概念车于 2017 年 1 月在底特律北美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亮相。近八年后,量产车型才刚刚抵达美国客户和评测人员手中。

大众似乎寄希望于消费者的记忆力,从他们选择呼应 1949-1987 年第一代大众巴士的造型来看。在美国街头,ID.BUZZ 的复古造型颇具争议,但支持该设计的比例稳固,好评/差评比例约为 75/25。双方的意见都很强烈,但如果人们对这款“新嬉皮巴士”的设计喜爱程度是 3:1,那么这对大众设计部门来说无疑是一场完胜。

哎,司机的下一个印象来自于拉动门把手的体验。ID.BUZZ 与许多电动汽车不同,它配备了物理门把手,而不是电动门锁按钮。这很好,但当门把手释放时,车门会发出一种令人失望的、廉价感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与大多数日产汽车的声音一样。

两年前,我有幸为《Popular Science》进行了抢先评测,花了一个下午时间体验了一辆五座两排的欧洲版 ID.BUZZ,它的轴距较短,规格与这款 2025 年美国版 ID.BUZZ 略有不同。我当时注意到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我测试的 Cherry Red/Metro Silver 三排七座 ID.BUZZ 仍然很高且颠簸,不过正如所料,美国版车型更长的轴距提供了比欧洲版略微更好的驾乘体验。

现在和那时一样,支撑沉重电池组的硬朗弹簧与高大的车身相结合,放大了车身晃动。电动汽车由于加速和减速的突然性容易引起晕车,而 ID.BUZZ 的颠簸感使情况更加糟糕。

如果 ID.BUZZ 在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时提供高水平的能量回收,实现真正的“高尔夫球车式”单踏板驾驶,这个问题会更严重,所以它的能量回收相对较轻可能也算好事。

踩下加速踏板——上面标有右箭头,看起来像“播放”按钮——ID.BUZZ 可以通过所有四个车轮输出高达 335 马力的动力,在 6.0 秒内加速到 60 英里/小时。我测试的 ID.BUZZ Pro S Plus 是一款 282 马力后轮驱动单电机车型,其加速性能……还行。

后排乘客如果晕车,打开车窗透气也难以缓解,因为这款注重设计的 VW巴士没有可以滑入车门内的常规车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嵌入式的车窗,像皮卡车后车窗一样向侧面滑动。这可能无法为晕车的乘客提供所需的帮助。

sliding windows
后滑动车门摒弃了传统车窗,采用了嵌入式车窗,可向侧面滑动以提供一个小开口。图片:大众 SAM DOBBINS

打开车窗也很麻烦,因为大众使用了一个糟糕的电容触摸开关来选择驾驶员车门上的两个物理车窗开关是控制前车窗还是后车窗。伸手去按开关时,你的手很容易碰到那个电容触摸开关,它会将你想操作的车窗(通常是前车窗)切换到你不想打开的车窗。然后你按下开关,车窗似乎没有打开,因为后车窗向侧面滑动打开了。

这是困扰大众汽车的一种用户界面挫败感,考虑到自 ID.4 EV 问世以来我们一直受到这种开关设备的困扰,是时候修复了。另一个问题是音量控制。大多数驾驶员都喜欢使用传统的旋钮式音量调节器。大众汽车的音量滑块,底部带有一个支撑手指的小托盘,使用起来非常烦人。

the dashboard including the infotainment screen
ID.BUZZ 缺少一个合适的音量旋钮。取而代之的是,你在驾驶时必须沿着信息娱乐显示屏的底部水平滑动手指。图片:大众 SAM DOBBINS

ID.BUZZ 配备了 91 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为双电机全轮驱动车型提供 231 英里的续航里程,而我测试的单电机后轮驱动车型续航里程几乎相同,为 234 英里。虽然你可能会认为动力更强的车型由于能耗更高,续航里程会明显缩短,但双电机提供了相应更强的减速能量回收,几乎使两者持平。

美版和欧版车型之间另一个不变的是大众汽车的地板高度,因为公司 MEB 电动平台将电池组存放在地板下方。结果是,与小型货车相比,地板的进入高度要高得多。ID.BUZZ 的地板高度为 22 英寸,接近 SUV 的高度,比小型货车的高度高出四英寸以上。


大众表示,ID.BUZZ 的买家主要来自 SUV 市场,所以这可能无关紧要,只有 3% 的买家来自其他滑动门式小型货车。考虑到购买 ID.BUZZ 的虚荣因素,那些精打细算的小型货车驾驶员比例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大众汽车实际上是一款小型货车。

与 SUV 一样,ID.BUZZ 的高地板也带来了一个高位后备箱。后备箱区域有一个抬高的平台,当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折叠时,可以提供与座椅齐平的表面。这使得将大型物品滑入大众汽车更加容易,但座椅可以收纳在地板下的小型货车,其装载笨重物品的表面要低得多。

the fold-down seats do not go into the floor, shown in this photo
后滑动车门摒弃了传统车窗,采用了嵌入式车窗,可向侧面滑动以提供一个小开口。图片:大众 SAM DOBBINS

与座椅一样,SUV 驾驶员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而小型货车车主可能不会考虑购买 ID.BUZZ,因为他们不愿意为了大众汽车引人注目的造型而放弃他们车辆的实用优势。

无论消费者来自哪种车型,他们肯定会对 ID.BUZZ 的驾驶位置感到困惑。两个前排座椅离门上的扶手都太远了,即使我那长达 35 英寸的“大猩猩手臂”也无法舒适地使用它们。大众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前排座椅上安装了外侧扶手。这意味着你可以放下外侧扶手,使其与内侧扶手相匹配。

这在驾驶时效果不错,但一旦到达目的地,如果你忘记在下车前把外侧扶手放下来,就会因为健忘而受到尖锐的撞击。这可能在 J.D. Power 调查的客户满意度评分中不会得高分。

ID.BUZZ 的一个很酷的功能是它有一个翻转式拖车钩接收器。大多数时候它隐藏在车底。当你需要它时,拉动红色手柄,2 英寸的接收器和拖车灯连接器会向下翻转 90 度,准备好连接拖车球的牵引杆来挂载你的拖车。它有 2,600 磅的牵引能力,足够拖动越野摩托车、个人水上交通工具,或者也许是一辆小型单轴露营拖车。

这款巴士的转向性能良好,转向半径仅为 31.5 英尺,非常灵活,易于在狭窄的停车场和如今停满庞大 SUV 的时代中,停入紧凑型汽车的空间。当你希望大众汽车能分担一些工作时,ID.BUZZ 的 Travel Assist 辅助驾驶系统效果很好,尽管我发现它在转弯时有点过于激进,经常削到弯心,导致内侧轮胎触碰到车道边缘的白线。

LED 大灯是一流的,具有自适应前照灯,可以使光束弯曲进入弯道,还有大众所谓的“恶劣天气灯”(即雾灯),以提高可见性。在申南多厄国家公园蜿蜒的天际线驾车道上夜间驾驶,对这些灯光进行了测试,有机会展示该系统的卓越性能。当然,旁观者只会注意到 ID.BUZZ 平坦前脸上发光的白色“VW”标志。

往返山区的那次行程中,上山时预计续航里程急剧下降,下山时又恢复了这些里程。公园内 35 英里/小时的低速限制有助于延长续航里程,但我的大部分驾驶是在公园外的普通高速公路上进行的。

在行驶 255 英里后,ID.BUZZ 消耗了其预计续航里程的 90%,回家时剩余 10%,我比预测里程多行驶了 20 英里。大众表示,这款巴士可以在 26 分钟内使用最大功率为 200kW 的充电站从该水平恢复到 80% 的电量。他们还承诺,智能电池调节系统将确保你实际获得该结果,但其他电动汽车似乎从未达到标称的充电速率,所以如果这是真的,它将是第一个。我将其插入了我的 ChargePoint 9.6 kW L2 AC 家用充电器,并在夜间将其充满,而不是在 DC 快充站支付高额费用。

the plug for car
ID.BUZZ 使用旧的 SAE 联合充电系统充电插头,因此驾驶员需要适配器才能使用特斯拉风格的北美充电系统充电站,因为它们在未来将越来越普遍。图片:Dan Carney/Popular Science SAM DOBBINS

这款致敬 Woodstock 一代(汽车)的复古未来主义车型的价格昂贵,但与其他电动汽车的底价相当。我测试的后驱 Pro S Plus 型号的基础价格为 63,495 美元,加上运费,总价为 66,040 美元。

这笔费用不菲,但与许多方面都可与之媲美的起亚 EV9 电动 SUV 的价格区间相当。务实的替代选择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克莱斯勒 Pacifica 小型货车,它可以让你在日常通勤中使用电力驱动,只在长途旅行时才需要汽油,因为这款车可以便宜 20,000 美元。

但正如大众的市场研究表明,没有人会同时考虑插电式混合动力小型货车和电池电动汽车。他们想要一款电池电动汽车,并想要 ID.BUZZ 的嬉皮士传统。当然,前提是他们拥有足够好的记忆力才能回想起很久以前。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Dan Carney Avatar

Dan Carney

科技领域特约撰稿人

Dan Carney 自 1998 年以来一直是《流行科学》的汽车特约撰稿人。在此期间,他记录了电动汽车技术从昂贵、不切实际的科学项目到即将进入主流市场的车辆的演变过程。他还见证了驾驶辅助技术的发展及其最终发展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