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比的恒星可能不是被一个吸取能量的外星超级结构包围。但它可能吞噬了一颗附近的行星。
这颗恒星,更正式的名称是 KIC 8462852,以其快速且不规律的亮度下降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在短短 100 天的观测中,开普勒望远镜捕捉到这颗恒星变暗了数十次,其中一次甚至戏剧性地下降了 22%。
这不仅仅是神秘——这几乎是无法解释的。
在排除了星际尘埃等不太引人入胜的解释后,一些天文学家认为高级外星生命可能是导致恒星亮度改变的原因。理论上,一个比我们先进得多的文明可能在 KIC 8462852 周围建造了一个戴森球,这是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概念。这种超级结构(理论上)可以环绕恒星并收集其巨大的能量输出。这可以为很多电动汽车……或宇宙飞船充电。
一项定于周一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的新研究表明,聪明的 外星人并非 KIC 8462852 变暗的原因。相反,作者们提出,行星与塔比的恒星相撞才是罪魁祸首。这次碰撞不仅能解释塔比的恒星最近亮度为何出现剧烈波动,还能解释为什么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颗恒星一直在逐渐变暗。
UC 伯克利天文学家、该研究的作者之一 Ken Shen 解释说,恒星和行星之间发生壮观的碰撞导致恒星变暗似乎很奇怪。但 Shen 说,“恒星最终必须恢复到变暗的状态——平衡状态——也就是碰撞前的状态。”
然而,KC 8462852 最近不规律的变暗现象,可以用一团围绕恒星移动并吸收其光线的碎片来解释,有时这会让我们地球人看起来亮度明显降低。
一种可能性是,一颗岩石状的、类似地球的行星被推入了塔比的恒星。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该研究的作者之一 Brian Metzger 解释说,随着它越来越近,恒星可能会撕裂行星的地幔,留下一个炽热、混乱的物质团——可能相当于月球的质量——在塔比的恒星周围释放气体。由此产生的气体和尘埃云会吸收塔比的光。与此同时,恒星会吞噬行星的核心。
或者,Metzger 说,一颗巨大的、类似木星的行星可能被推入了塔比的恒星,导致它的一些卫星被塔比的引力剥离,并在恒星周围留下大量宇宙残骸。
但是,是什么可能首先将一颗行星推得如此危险地靠近塔比的恒星呢?Metzger 解释说,在不远的宇宙距离——1000 天文单位,或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1000 倍——塔比可能有一个伴星,可能只有它的一半大小。“这颗外围恒星有可能周期性地对塔比恒星周围的行星施加引力拉扯,”他说。
戴森球仍然是解释塔比之谜的一个假设性竞争者。但 Metzger 认为,塔比的恒星可能并不那么罕见。发现塔比恒星的开普勒望远镜只观测了天空一小部分区域的 10 万颗恒星,数量并不多,他说。但如果星系内,甚至更远的恒星都被观测到,可能会发现数百万颗其他吞噬行星的恒星,它们也产生这种奇特的变暗效应。
否则,Metzger 说,“你不得不相信,现在有数百万个其他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