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离地球三百九十秒差距处,一颗恒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变暗。然后它又重复了一次。天文学家们对他们看到的东西感到困惑,各种猜测应运而生,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它可能是外星巨构存在的证据。
但一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快报》上的最新研究,由200多名研究人员撰写,发现这颗恒星的变暗更有可能是由尘埃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原因。大型、实心物体(如假想的外星巨构)会使我们地基望远镜观测到的景象变得不透明。然而,我们却观测到了一些波长的光,这与尘埃的特性一致。
“导致短期间歇性变暗的原因不可能是屏幕不透明,而必须是某种改变了系统颜色的东西。可能是微小的尘埃颗粒或正在解体的彗星喷射物,但这似乎确实排除了任何完全不透明的物体,”研究恒星的Kievan Stassun说,他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
如果阻挡恒星光线的物体是不透明的,那么所有波长的光会同时变暗。相反,最强的亮度下降发生在蓝色波长,这更符合小于一微米的尘埃颗粒屏幕。
“这是自开普勒任务发现我们这颗疯狂的恒星——KIC 8462852——以来,首次探测到它的亮度下降,” Tabetha Boyajian说。“我们在地面上观测了它几年,什么都没发生。然后,在2017年5月,它又开始变暗了。这篇论文首次分析了当时发生的情况。”
首席研究作者Boyajian与这颗恒星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这颗恒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这颗恒星最初的编号KIC 8462852(她在谈话中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并不容易发音。几年前,在与记者交谈时,Boyajian的一位同事为了避免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称它为“Tabby的星”。这个名字就这么流行起来了。某种程度上。

人们指出,当一颗恒星以一位男性天文学家或天体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时,惯例是使用姓氏。这颗恒星现在被正式列为Boyaijian的恒星,尽管它仍然经常被称为Tabby的星(尤其是一些发音或拼写Boyaijian或KIC 8462852感到困难的人)。
对于最近这项工作,Boyaijin和她的同事购买了独特的拉斯坎布雷斯天文台的使用时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这种能力的观测站,” Boyaijin说。“如果你去任何其他天文台,说‘我想在一年里每两个小时看一次这颗恒星,每次看五分钟。’他们会说‘不oooo,我们不这样做。’”
但是拉斯坎布雷斯天文台的工作方式正是如此。利用Kickstarter筹集的资金,Boyaijin购买了天文台遍布全球的21台望远镜的使用时间。一个计算机化的调度程序协调着整个网络中的观测,在目标恒星所在地的夜晚收集数据,并对恒星进行前所未有的长时间观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获得了足够多的观测数据,足以注意到短期变暗很可能是由微小尘埃颗粒引起的。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这些数据与之前将这颗恒星长期变暗归因于尘埃的研究并不完全吻合。此处所指的尘埃颗粒似乎比可能导致一些人观测到的更长期的、渐进式的变暗的颗粒要小。
再次重申,它不是外星人建造的。“这似乎与你想象的任何关于恒星周围有人造物体的说法都相悖,” Stassun说。“很难想象有人会用微小颗粒制造一个物体。”
但仍需要更多数据来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奇怪的变化。
“我们想捕捉到我们在开普勒任务中看到的那些20%的剧烈亮度下降。我们想知道下一次会什么时候发生。它会是平静且平坦的未来几年,还是这种变暗会持续下去?它们会是什么样子,持续多久?所有这些信息都将帮助我们拼凑出一个实际情况的画面,因为仍然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 Boyaijin说。
Boyaijin表示,为了回答其中一些问题,他们可能需要发起一项与非常成功的Kickstarter众筹活动类似的众筹活动,该活动筹集了超过10万美元,并获得了1700名支持者。但这次,虽然这颗神秘的恒星仍然神秘,但它将不再笼罩着外星巨构存在的可能性。这对未来的捐款会产生什么影响,仍然是一个完全的谜。
“希望没有人因此感到沮丧,” Boyaijin说。“但如果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因为不是《E.T.》了,我的自尊心也不会受损。”
随着未来几年TESS等更多大型天象调查和望远镜的上线,这颗恒星仍然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关于我们这个浩瀚且大多未被探索的宇宙的知识,这本身就令人兴奋。
“这就是我做我工作的意义所在,因为它令人兴奋,而且以前从未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Boyaijin说。“我们称它们为谜团,但当我们运用物理学并找到正确的答案时,它们都会变得有意义。看到外面有一些新东西真的很令人兴奋。谁知道呢?天空中可能有成百上千,甚至数十万个这样的东西。一旦我们有了更多的任务投入其中,这个(恒星)就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这将使研究起来容易得多,而不是只有这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