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效的晒伤治疗

你应该学会如何治疗晒伤。更好的是:如何预防晒伤。
a person showing a sunburn on their shoulder and back, probably looking for a sunburn treatment.
严格来说,你无法治愈紫外线灼伤,但晒伤后的治疗是减轻疼痛和不适的关键。 marjana4782@gmail.com / Deposit Photos, for Popular Science

在“我犯了个大错误”系列中,PopSci 探讨了令人羞愧和光荣的失误和误解。

迟早,每个人都会犯下痛苦的晒伤错误。也许你曾认为你的 深色皮肤对紫外线不敏感,或者你完全忘记涂抹防晒霜。没关系,这些事情都会发生。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你都需要尽快治疗晒伤,尤其是在户外时——如果你不注意,它会从轻微的烦恼变成剧烈的疼痛。

如何治疗晒伤

晒伤会杀死你的皮肤细胞,所以严格来说没有办法治愈这种损伤。你所能做的就是通过防止进一步的伤害来治疗,并在皮肤忙于产生新的健康细胞时管理症状。

1. 离开阳光

如果你仍然暴露在阳光下,你需要减少进一步的伤害。这意味着要寻找阴凉处,用 紧密编织的衣物 遮盖皮肤,或者更好的是,待在室内。 

2. 用凉水和润肤霜舒缓患处

就像烫伤饮料或盘子一样,阳光灼伤也会将热量困在皮肤中。这意味着有效的晒伤治疗的关键部分是释放热量。梅根·菲利(Meghan Feely),纽约的认证皮肤科医生,建议在当天剩余的时间里,每隔 15 分钟轻轻地敷上冷敷物,或者洗个凉水澡。对你来说什么是凉爽取决于你的烧伤程度和你的敏感度,所以一定要通过让受伤的皮肤短暂接触来测试水温。

[相关:您的夏季防晒指南,从 SPF 到非神奇药丸]

为了让你的沐浴更舒缓,你可以加入一些 胶体(或非常细磨的)燕麦片。安妮·查帕斯(Anne Chapas),纽约市的认证皮肤科医生兼 UnionDerm 的主任,表示 燕麦的抗炎特性 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如果你没有燕麦,玉米淀粉也有类似的好处,小苏打可能也有帮助。

尽管没有关于在晒伤中使用小苏打的对照试验,但詹妮·霍尔曼(Jenni Holman),一位认证皮肤科医生和美国皮肤病学会(AAD)的成员,表示人们(包括皮肤科医生)通常推荐这种厨房常备品来舒缓炎症和减轻晒伤引起的疼痛。她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这种粉末具有抗菌特性,其抗炎益处可能源于它能使 晒伤皮肤的 pH 值 更接近正常水平。

如果你想尝试,她建议在凉水中加入 2 盎司小苏打。

洗完澡后,不要把皮肤完全擦干,菲利说。晒伤会使你的外层皮肤脱水,而让皮肤保持湿润可以帮助你的表皮重新吸收一些水分,因为这些水分因灼热而流失。 2O。

在皮肤仍然潮湿时,涂抹润肤霜以进一步锁住水分,以便皮肤细胞可以重新吸收。市面上有无数的产品,有些甚至声称专门用于护理烧伤的皮肤。菲利说,含有维生素 C 和 E 的任何润肤霜效果最好。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皮肤愈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脱皮。

含有 芦荟 的润肤霜——甚至只是这种植物汁液的凝胶形式——通常被吹捧为晒伤的最佳选择。菲利说,芦荟常用于治疗和滋润皮肤,减轻炎症,并且含有某些有助于皮肤愈合的蛋白质,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然而,芦荟与其它润肤霜相比,其在晒伤治疗方面的优越性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表明,它确实 提供了统计学上的显著优势。但其他研究 并未显示出同样的提升。最终,很少有关于晒伤治疗的大规模研究包含 芦荟与安慰剂的比较

一些润肤霜含有凡士林( petrolatum )或神经酰胺等封闭剂,但它们的使用在皮肤专家中是一个热门话题。查帕斯推荐这些成分,因为它们唯一的目的是锁住水分并使其靠近皮肤。另一方面,菲利说,基于石油的产品会同时锁住热量和水分,使其更难释放。同时,霍尔曼建议在晒伤的晚期,当皮肤已经开始脱皮时才使用这些产品。 

斑贴试验可能是知道你是否能从含有封闭剂的润肤霜中受益的最佳方法。将产品涂抹在四分之一大小的烧伤皮肤区域,等待 10 到 20 分钟。如果你在该区域感到灼热感加剧,请小心清洗产品,并使用更轻薄的凝胶或水基配方的润肤霜。

最后,为了获得额外的舒缓效果,请将润肤霜放在冰箱(非冷冻室)中存放。避开冰袋,因为极端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更严重的疼痛。 

3. 使用非处方药对抗疼痛

敏感部位的晒伤或经常拉伸的区域(如膝盖后面)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非常剧烈。如果冷水淋浴和润肤霜的效果不如你期望的那样,是时候寻求支援了。 

AAD 建议从简单的非处方药开始,如布洛芬或 对乙酰氨基酚。按照包装说明服用,以减轻肿胀、发红和炎症。你也可以尝试含有氢化可的松的局部乳膏,但菲利建议避开任何含有苯佐卡因或以“**-caine”结尾的活性成分的产品。这些成分常用于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但可能 引起强烈的刺激。  

4. 多喝水

作为对晒伤的反应,你的身体会将水分吸引到皮肤表面,远离身体其他器官,AAD 表示这最终可能导致脱水。饮用水或 用运动饮料补充水分 可以帮助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5. 不要弄破水泡

如果你有二级晒伤,会出现水泡,你应该像处理 穿错鞋子引起的水泡 一样对待它们:让它们自己就好。  

简而言之,水泡可以保护受损的皮肤免受感染。当你弄破它们时,你就会冒着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接触伤口的风险。你所能做的就是用温和的肥皂(无香料,最好具有滋润特性)和水清洁水泡区域,以防万一你的水泡破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可以 用肥皂和水清洁该区域,涂抹 抗生素软膏,并用 无粘性敷料 覆盖伤口。 

尽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不弄破水泡,但查帕斯说,你可能会 小心地引流 一个特别令人烦恼的水泡。

  1. 彻底清洁该区域,并用肥皂和水 洗手。如果你能戴上外科手套,就戴上。
  2. 用消毒过的针头慢慢刺破水泡帽(用 酒精棉片彻底清洁)。慢慢地做——你需要足够深以便液体流出,但又不能太深以免刺穿下面的娇嫩新组织。
  3. 轻轻按压水泡以排出液体。务必保持水泡帽在原位,因为它将保护受伤区域免受感染。
  4. 每天两次涂抹 抗生素软膏
  5. 绷带 覆盖伤口。

只少量引流水泡,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水泡特别大或位于面部等敏感区域,请就医。

6. 让脱皮自然发生 

晒伤一周左右后,皮肤会开始脱皮。这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产生了新的组织,并且正在清除死细胞。这个过程对眼睛来说可能有些可怕,并且可能伴随瘙痒和不适。 

虽然(至少对一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轻轻地揭掉一大片皮肤而不弄破它更令人满意了,但这种满足感并不能抵消对愈合过程的损害。*不要* 拉扯你脱皮的皮肤,因为你可能会损坏健康的组织。 

在晒伤后的几天里,你可以通过穿宽松的衣服来缓解不适。这样可以防止衣物摩擦和刺激已经很敏感的区域。霍尔曼说,在这个阶段,你还可以用小苏打和水制作糊状物,然后涂抹在烧伤处。她解释说,这种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并起到温和的去角质作用。 

为了减轻瘙痒,梅奥诊所建议服用口服抗过敏药,你可以在当地药店或超市购买。只需按照包装说明服用,即可获得一些愉悦的缓解。

做好防护,预防晒伤  

阳光损伤是累积的,这意味着每次晒伤都会增加你患 黑色素瘤等皮肤癌 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在你可能的时候,尽可能保护你的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至关重要。预防晒伤 *总是* 比治愈皮肤更好。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一般的防晒措施 可以大有帮助。即使你在室内,每天也要在任何暴露的区域使用 SPF 至少为 30 的防晒霜。确保使用正确的剂量并按照包装说明重新涂抹。 如果您要下水,重新涂抹尤为重要,因为防晒霜会被冲掉。  

如果您计划在阳光下停留很长时间,菲利建议您通过选择合适的衣物来增强防晒效果。例如,聚酯纤维和尼龙等合成织物比棉提供的紫外线防护要多得多。

她说:“亚麻吸收紫外线,而人造纤维如人造丝则反射紫外线。”

穿着 UPF 服装、戴帽子和佩戴高 UV 评级的太阳镜也能帮助保护您身体最外层。别忘了偶尔检查一下皮肤是否有晒伤的迹象。

什么是晒伤?

所有这些防护都很重要,因为晒伤发生时,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皮肤细胞内的 DNA。结果,这些细胞以细胞凋亡(apoptosis)的过程死亡。这种过度的损伤和细胞死亡会促使免疫系统向该区域释放大量炎症蛋白和血液。这种冲刷导致外层皮肤变得发热、发红和发炎。

在一级晒伤中,皮肤最外层——表皮——会受损。这些是常见的晒伤,你会经历发红、炎症和疼痛。如果你看到水泡,那说明你 正在处理二级晒伤。这是紫外线辐射穿透表皮并一直到真皮(第二层皮肤)杀死细胞的情况。当 这两层组织分离 时,就会形成水泡,并涌入炎症液体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相关:您应该注意的 5 种皮肤癌护理工具]

皮肤从晒伤中恢复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菲利说:“根据严重程度,发红可能持续几天到几周。”

即使晒伤消退后,你仍可能看到皮肤上留下永久性的痕迹,如细纹、皱纹或日光性雀斑(俗称晒斑)。所有这些标记通常在反复暴露于阳光后出现。菲利说,如果您注意到这些变化,使用局部视黄醇(一种维生素 A 的化学化合物)如维 A 酸可能有助于改善。这种药膏可以重塑皮肤的胶原蛋白,并阻碍皮肤色素黑色素的产生,有助于淡化晒斑。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可以更安全地享受户外的美好天气。离开之前,请将此指南加入书签,这样如果你遗漏了某个部位,你就可以尽快舒缓皮肤并摆脱晒伤。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Sandra Gutierrez G. Avatar

Sandra Gutierrez G.

助理 DIY 编辑

Sandra Gutierrez 是《流行科学》杂志的前副DIY编辑。她以将自己在网上浏览时产生的“等一下,我能做那个!”的灵感转化为完整的故事为生—而且她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