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圖片展示了一些最酷的防止洪水淹沒的設計

“与其与自然对抗,我们不如开始与自然合作。”
White Arkitekter Oslo image
建筑师们建议对魁北克省河流沿岸的步道进行改造,以更好地管理洪水,并建议安装图中所示的自行车道,以鼓励人们锻炼。White Arkitekter Oslo

此文最初发布在Nexus Media News

建筑师鲁尔德·吉特马(Ruurd Gietema)居住在荷兰,这个国家一直在努力抵御海平面上升。他说,他的祖国为修建高高的堤坝和沙丘来阻止水位上涨和防止洪水付出了代价。

“保护是重中之重,但景观被抹去了,”吉特马说。

如今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们深知这一点,他们正在思考如何保护其他城市免受更强降雨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他们的目标是建造防洪韧性建筑,既不破坏景观,又能加以保护——不仅是在荷兰,而是在全世界。

“与其与自然对抗,我们不如开始与自然合作,”来自鹿特丹的吉特马说。他和他的许多同事们正在认真思考如何最好地适应一个饱受气候变化困扰的世界,以及他们如何才能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保护城市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White Arkitekter Oslo image
建筑师们建议在魁北克市水道附近建造木制步道,而不是混凝土小路,以便洪水能够渗入地下。White Arkitekter Oslo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是我们看待时间的角度,” White Arkitekter(一家建筑公司)奥斯陆办事处的城市规划师丽贝卡·沙伯格(Rebekah Schaberg)说。“我们考虑得更长远,更多地从30到50年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与十年前我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她说,如今,“我们正在为我们城市的未来,甚至为人类的未来进行设计。”

最新一波的建筑创新是伦敦Roca Gallery正在举办的题为“潮汐变化”(Sea Change)的新展览的焦点。该展览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防洪韧性项目,有些项目已经完工,有些项目才刚刚开始。

例如,设计公司KCAP的所有者吉特马(Gietema)和景观设计公司Felixx的合伙人米歇尔·范·德里歇(Michiel van Driessche)合作,建造了一个堤坝系统,以保护中国香港附近的一个山区半岛大鹏(Dapeng),该地区在2018年受到了超强台风“山竹”的严重袭击。

The system of dikes being installed in Dapeng, China.
正在中国大鹏安装的堤坝系统。KCAP + Felixx

该多层系统预计于2021年完工,包括一个海滨堤坝,旨在减缓海浪,减少侵蚀,并保护海洋生物。第二个内陆堤坝是抵御风暴潮的屏障,而更远的第三个堤坝则将山间倾泻而下的雨水引导到花园、公园、森林和湿地。

“修建连续的防护墙会破坏绿色环境的多样性,并消除乡村与海洋的紧密联系,”范·德里歇说。

Flood protections in Shenzhen Bay, China.
中国深圳湾的防洪设施。KCAP + Felixx

建筑师们寻求大自然的帮助来抵御洪水。吉特马说,他们建议在深水区增加珊瑚礁,在浅水区增加红树林,“这些也能减缓海浪,并让当地社区的居民能够捕鱼。”

沙伯格的工作也在展览中展出。2013年,她的公司起草了一项计划,将奥斯陆的海滨工业区改造成一个以歌剧院为中心的商店和餐馆聚集地。奥斯陆位于一个长峡湾的尽头,改造后的海滨被称为Havnepromenade,标志着峡湾的尽头。

“它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大资产。它重新连接了城市和人民与峡湾,”她说。

然而,近年来,Havnepromenade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几条河流在海滨附近流入峡湾,使其容易遭受洪水侵袭,而过去十年里,由于强降雨,洪水变得越来越严重。此外,挪威气候服务中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100年,挪威的降水量可能增加18%,导致降雨更频繁、更强烈。

“这给设计带来了挑战,并且经常导致海滨的公共空间几天都无法使用,”沙伯格说。目前,河流被引流到混凝土管道中,直接排入海滨附近的峡湾。项目团队提议取消混凝土管道,让水流沿着泥土或砾石河床流动——这些都是渗透性表面,可以让水被土壤吸收,减缓河水流速。

A rendering of mussels suspended from the bottom of a floating restaurant on the St. Charles River in Canada.
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漂浮餐厅底部悬挂着贻贝的渲染图。White Arkitekter Oslo

她和她的同事、建筑师珍妮·马克(Jenny Mäki)还制定了一个计划,将魁北克市的集水区(一个将雨水和融雪水引导至溪流、小溪和河流的碗状景观)改造成一个城市公园,以此重新连接当地居民与该市的四条支流。

该计划包括开放覆盖的水道,在河岸重新引入本地植物,并铺设木制步道和砾石路径,而不是铺设路面。它还建议在城市最污染的河流——圣劳伦斯河上建造一个漂浮海鲜咖啡馆,并利用贻贝作为天然过滤器来净化水质。该计划还建议在红桥河(Pont Rouge River)建造“漂浮露营地”。

A rendering of floating campsites on the Pont Rouge River in Canada.
加拿大红桥河漂浮露营地的渲染图。White Arkitekter Oslo

“‘让水进来’成为了这条河的口号,”她说。“通过在河上建造新的小型有顶平台,我们可以提供全年候的露营和娱乐设施,这些设施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水位。”

他们的提案在2017年由该市主办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此后,建筑师们被邀请回到魁北克,讨论该市如何将该计划付诸实施。

应对高水位水的另一种方法是住在水上。荷兰人已经接受了漂浮社区的概念,建造了直接建在水上的房屋。

Marlies Rohmer Architects & Urbanists设计的阿姆斯特丹IJburg漂浮住宅区就是一个这样的社区。每栋房屋都连接到两根钢柱上,防止其左右摇晃,但所有房屋都会随着水位一起升降。

Floating Houses IJburg in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IJburg漂浮住宅区。Marlies Rohmer Architects & Urbanists

其他建筑师则利用公园、湿地或水池来吸收洪水。建筑公司SLA为哥本哈根Nørrebro的Hans Tavsens Park草拟了一个计划,以应对困扰该市的突然而猛烈的暴雨。SLA设计该公园,用于收集雨水并将其引导至哥本哈根的湖泊。该公园定于2023年完工。

The plan for Hans Tavsens Park in Copenhagen.
哥本哈根Hans Tavsens Park计划。Beauty and The Bit

该公司创始人兼创意总监斯蒂格·L·安德森(Stig L. Andersson)在电子邮件中表示:“问题不在于水。问题在于我们建造和发展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和能源生产的方式,我们与自然对抗而不是与之合作。我们正在创造新的自然,而不是传统的常规公园。而新的自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城市中新自然的维护遵循自然的角色,遵循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建筑的秩序。”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