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纪念原子弹爆炸,广岛爆炸数十年后

这段创伤在电影、电视剧和漫画中反复出现,显示出它对日本家庭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Neo Tokyo
新东京——备受欢迎的动漫电影《阿基拉》的背景——即将爆炸。新东京

弗兰克·富勒是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此文最初发表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

在胜木洋介的日本反乌托邦动漫电影《阿基拉》的结尾,一个搏动着的白色质量开始吞噬新东京。最终,它的旋转气流席卷了这座大都市,将其整个吞没,只留下城市的残骸。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以及东京的火灾轰炸——对日本人民来说是创伤性的经历。多年来,这场毁灭一直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这并不奇怪,而治愈过程的一部分意味着在文学、音乐和艺术中回归这种意象。

《阿基拉》的结局只是动漫和漫画界中末日意象的一个例子;许多动漫电影和漫画中充斥着原子弹的提及,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从象征性到字面意义上的。毁灭的后续影响——孤儿、辐射病、国家独立丧失、自然破坏——也将影响该类型,催生了一种独特的(可以说是无法比拟的)漫画和动画电影形式。

亲身经历过这场毁灭的导演和艺术家是这场运动的先锋。然而,即使在今天——爆炸发生75年后——这些主题仍在被他们的后继者所探索。

一位标志性电影制作人开辟道路

我们可以在艺术家兼导演手冢治虫及其后继者宫崎骏的作品中看到火灾轰炸和原子弹的持久画面。两人都目睹了战争末期轰炸的破坏。

炸弹成为手冢治虫的特别痴迷。他的电影和漫画都涉及应对悲伤的主题,以及自然以其所有美丽都可能被人类征服的欲望所损害的想法。

他的故事常常有一个角色因为特殊情况而成为孤儿,并且必须独自生存。两个例子是《小旺萨》,讲述了一只小狗逃离新主人并在一系列故事中寻找母亲;以及《年轻的熊崽》,他在野外迷路,必须自己找到回家的路。

技术的滥用

技术张力在手冢治虫及其后继者的作品中显而易见。在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中,一位科学家试图通过创造一个名叫阿童木的类人机器人来填补他儿子死亡留下的空白。

阿童木的父亲看到技术无法完全取代他的儿子,于是拒绝了他的创作,随后阿童木被另一位科学家收留。阿童木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一个超级英雄。

与手冢治虫一样,屡获殊荣的动画师宫崎骏在童年时也目睹了一些美国空袭。

宫崎骏的作品经常涉及技术的滥用,并呼吁人类自制。在《风之谷》中,辐射变异生物占据了这片土地;电影开头,旁白将地球奇特、变异的状态描述为人类滥用核技术的直接结果。

在战后,日本成长为一个经济强国。国家对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成为汽车和电子产品生产的世界领导者。然而,在像阿童木这样的角色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一些张力:技术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观念,以及技术帮助人类的能力与其毁灭人类的能力一样强大。

孤儿和变种人

此外,炸弹还产生了至今仍有影响的后果:孩子失去父母,另一些人(甚至未出生的)因辐射而永久残疾。

因此,动漫电影中的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孤儿,他们必须在没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生存(许多成人被描绘得无能)。

野坂昭如在备受欢迎的动漫电影《萤火虫之墓》中转述了他童年时期经历的战争经历,该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妹妹逃离空袭和火灾轰炸,并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靠仅有的口粮勉强度日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宫崎骏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年轻、强大的孤儿女性或独立的年轻女性,无论是在《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还是《天空之城》。

同样,在胜木洋介的《阿基拉》中,成年人才是争斗的根源:他们争权夺利,他们对阿基拉的奇异外星技术的贪婪导致了电影结尾类似原子弹的灾难。另一方面,青少年角色在整个电影中表现出了常识。

信息的传递似乎是,当人类对权力和野心的渴望超过了地球上的重要事物时,成年人可能会鲁莽行事。而那些尚未被成年人的罪恶玷污、并且纯真到足以理性思考的孩子们,最终会做出最明智的决定。

许多家庭因战争和炸弹而成为孤儿,因此许多儿童也发生了变异或受到炸弹的影响。在动漫和漫画中,这表现为辐射变异或拥有某种超能力,以及过早地承担起成人责任。

许多电影都描绘了拥有特殊力量或能力的角色的作品,辐射常常是主要原因。几部探讨了不寻常事件或实验导致年轻人拥有非凡能力的电影包括同名漫画《铁面人》和漫画《女巫猎人》中的角色艾莉斯。

此外,漫画系列《赤足的杰恩》讲述了一个被原子弹摧毁的家庭的故事,只有一对母子幸存下来。作者中泽启治将这部漫画大致改编自他自己的生活:在成长过程中,中泽亲眼目睹一个妹妹在出生几周后死于辐射病,并目睹了他的母亲在战后几年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死亡、重生和对未来的希望

手冢治虫认为原子弹是人类固有的毁灭能力的缩影。然而,尽管手冢治虫经常提及死亡和战争,他也相信人类的毅力以及重新开始的能力。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既有未来的日本,也有历史上的日本,死亡和重生常常被用作情节装置,象征着日本(以及许多日本人的生活)在战时和战后的经历,包括炸弹落下后的毁灭。但就像凤凰——神话中在死亡时自焚,然后重生的神鸟——一样,手冢治虫的日本经历了一次复兴,这反映了日本现实生活中战后崛起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事实上,《菲尼克斯》是手冢治虫最受欢迎的系列作品的标题,他认为这是他的杰作。这部作品是一系列短篇故事,探讨了人类对永生的追寻(由喝下凤凰的血获得或失去,凤凰代表宇宙);有些角色在故事中反复出现,主要是通过轮回,这是佛教的一个常见信条。

其他电影制作人也重新运用了这一主题。在《宇宙战舰大和号》(也称为《星际航行家》)中,一艘旧的日本战舰被改造成一艘强大的宇宙飞船,并被派去拯救一个遭受辐射中毒的地球。

本质上,我们看到的是,原子弹确实影响了日本,以至于手冢治虫及其后受他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炸弹对家庭、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就像生命循环一样,或者像手冢治虫作品中的不朽凤凰一样,日本能够重塑自我,重新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参与者,能够重新开始,但前提是人类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The Conversation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