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一架引人入胜的小型飞机在澳大利亚的甲板上起飞,进行了首次飞行。与大多数飞机不同,这架飞机上没有人类。
负责此次飞行的试飞员安全地留在了南澳大利亚一个名为RAAF Woomera Range Complex的基地地面上。
据波音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声明称,这架名为“忠诚僚机”的38英尺长的飞机“自行起飞,然后按照预定路线以不同的速度和高度飞行,以验证飞行功能”。
正如其名称所示,这款自主飞机的预期职责是成为空军在空中的机器人盟友。它可以与战斗机或其他载有人类飞机的飞机并行飞行,以保护它们或增强它们的能力,或者它可以加速进入更危险的区域。人工智能将帮助它执行这些复杂的操作。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空中少将凯思·罗伯茨在声明中说:“‘忠诚僚机’项目是自主系统和人工智能整合以创造智能人机协同团队的先驱。”
[相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新型战斗无人机可以搭载其他飞机]

我们去年5月首次看到了这款全尺寸无人机。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9英尺长的模块化机头。机头内部有52立方英尺的空间,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套件,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地面人员理论上可以在飞行之间更换机头,以快速改变这架小飞机携带的设备。
波音公司上周还表示,他们目前已获准建造总共六架此类飞机。
这家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航空航天公司并非唯一一家制造此类无人僚机的公司。去年,空军宣布已与多家公司签订合同,制造能够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工作的飞机。名为“天眼”(Skyborg)的项目旨在“将自主的、可消耗的无人机技术与开放式任务系统集成,以实现有人-无人协同”。空军所说的“可消耗”是指这架飞机即使在战斗中被摧毁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像F-35那样昂贵的载有飞行员的战斗机。
除了波音公司,Kratos Unmanned Aerial Systems和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是另外两家正在参与“天眼”项目的公司。
这并不是空军试验将人类与先进技术配对的唯一方式:今年12月,人工智能在一架U-2侦察机的一次飞行中与一名人类飞行员协同工作。
同样,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一直在该领域探索极限,一方面研究算法在空战中的表现,另一方面还宣布了一个旨在制造无人机的项目,这些无人机将从另一架飞机上投下,并能够发射空对空导弹攻击敌人。
在下方查看“忠诚僚机”首次飞行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