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被安放在Atlas V火箭的鼻锥中,于去年夏天“升空”,本周成功着陆在红色星球上。这辆最新的火星车尺寸与“好奇号”差不多——介于高尔夫球车和小型吉普车之间,重2260磅。
2月18日,“毅力号”着陆于火星的耶泽罗陨石坑。那里曾经是一个古老的湖泊,因此是寻找生命痕迹的理想地点。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毅力号”将在火星上探索至少两年,并在此期间不断收集数据。
“毅力号”拥有23台摄像头和7台科学仪器,将在火星上以空前的复杂程度进行科学研究。自1976年我们首次登陆火星以来,NASA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们期待“毅力号”可能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在火星上取得的成就。
首次信号(水手4号,1966年)
NASA为期10部分的水手计划(1962-1973年)旨在考察火星、金星和水星的表面。水手4号于1964年完成了首次成功的火星飞掠。它拍摄了22张红色星球的照片,每张照片花费10个小时才能传回地球。火星表面第一张照片(维京1号,1976年)
1976年7月20日,是首个正常运行的航天器成功着陆火星并完成任务的日子。(首个正常运行并着陆火星的航天器是苏联的火星3号,但它在传输14.5秒后停止了信号。)维京1号是一个固定式着陆器,运行了2307个地球日,拍摄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火星表面和大气层的照片。首个火星车(探路者号,1997年)
探路者号于1997年7月4日着陆,随同“探路者”着陆器一起登陆火星,成为首个在另一个行星上行驶的轮式车辆。尽管其任务最初只设计持续一周,但探路者号运行了83个地球日,收集了超过17000张图像和15次化学分析。撞击后的隔热罩(机遇号,2004年)
机遇号,也被称为MER-B和“奥皮”,于2004年1月着陆,一直运行到2018年6月。它是运行时间最长、行驶里程最远的火星车。这张照片是由机遇号拍摄的景象拼接而成的全景图,展示了其隔热罩撞击火星地面的位置。火星自拍(精神号,2005年)
数百张照片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这张巨大的全景图。精神号,也被称为MER-A,是机遇号的双胞胎,也于2004年1月着陆。它在2005年,当时停在火星古谢夫陨石坑内“休斯班德山”的顶峰,拍摄了这张360度的全景自拍。十亿像素的视野(好奇号,2012年)
这张360度视野的“岩石巢”遗址——火星车在那里采集了风吹的尘埃和沙子样本——是由近900张图像组成的,总计近13亿像素,摄于2012年。好奇号至今已运行了近八个地球年,是目前火星上唯一正常工作的火星车。一个“新鲜”的陨石坑(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2015年)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自2006年3月以来一直绕火星轨道运行。它配备了三台相机、两台光谱仪和一个雷达装置,总共每年捕获约5000张图像。这张摄于2015年的照片,展示了火星Sirenum Fossae区域一个直径1公里的陨石坑。尽管NASA尚未估计该陨石坑的确切年龄,但他们表示,至少从地质学角度来看,它相当新。火星沙丘的陡峭侧面(好奇号,2015年)
这是“纳米布沙丘”的下风侧,该沙丘高约13英尺。该遗址是巴格诺尔德沙丘的一部分,这是一带位于夏普山北翼的深色沙丘。在无情的火星风的作用下,这些沙丘每年向地球迁移约一米,并于2015年被好奇号捕捉。火星重力图(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2016年)
16年来,来自三艘不同航天器(火星全球勘测者号、火星奥德赛号、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收集的数据被用于制作这张详细描绘火星重力的图像。通过分析太阳和火星两颗卫星的引力作用,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火星地壳和地幔的潮汐变化——证实火星拥有液态外核岩浆。古代干涸的泥土(好奇号,2016年)
位于盖尔陨石坑内的夏普山上,有一个名为“乌贼湾”的岩层,其裂缝模式引人怀疑。科学家认为这些裂缝是30亿年前干涸泥土的产物。如果他们的推测属实,这些泥裂缝将是古代火星湖泊最终干涸的证据。多云的火星天空(洞察号,2019年)
洞察号是NASA最新一代的着陆器——它于2018年11月着陆于火星赤道附近。它的目标是通过测量地震振动来了解火星表面之下是什么。在这张摄于2019年的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日落时分,火星地表上飘浮的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