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于6月1日上午8:33 EST: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5月27日的发射被推迟,并于5月30日成功进行。两名宇航员现已登上国际空间站。
今天下午4:33 ET(美国东部时间),在经历了九年的中断后,一个经典的场景(如果天气允许)可能会重返卡纳维拉尔角。两名宇航员将穿上宇航服,爬进一架停在强大火箭顶端的飞行器,然后飞往国际空间站(ISS)。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在本出版物发布时,有利天气的几率约为50%——这次任务将标志着两个历史性的里程碑。首先,资深宇航员鲍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尔利(Doug Hurley)将成为自2011年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以来,首批从美国本土发射的NASA宇航员。其次,他们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乘坐由私营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俗称SpaceX——设计、制造和运营的硬件飞往轨道的宇航员。这次任务标志着NASA载人探索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未来任何富裕的探险家都能购买太空船票迈出的一步。
“在这个新时代,尤其是在近地轨道,NASA能够成为一个客户,”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坦(Jim Bridenstine)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市场中,我们是众多客户中的一个。”
自2011年以来,NASA的宇航员计划一直在继续,该机构通过购买俄罗斯航天计划的“联盟号”飞船70多张船票来维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这些昂贵的船票总共花费了该机构约40亿美元。但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NASA还向SpaceX投资了至少30亿美元,并与该公司密切合作,帮助其开发能够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的载人龙飞船。(资助SpaceX及其他公司的NASA项目“商业载人航天”也向波音公司拨款约50亿美元,用于开发其CST-100 Starliner飞船,该飞船可能于明年搭载宇航员发射。)
“NASA一直是我们的杰出客户、杰出合作伙伴和导师,”SpaceX总裁格温·肖特维尔(Gwynne Shotwell)说,“我们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我们显然对他们的财政支持、技术支持和知识感到满意。”
随着能够自主进入轨道的能力恢复,NASA官员希望将更多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以提高他们能够完成的研究量。他们也期待获得更大的灵活性:据NASA国际空间站项目经理柯克·希尔曼(Kirk Shireman)称,近年来,“联盟号”船票的可用性往往将大多数任务的持续时间设定在六个月左右,但商业载人航天器可能会让该机构尝试更短或更长的任务。
而这对于SpaceX来说,可以说是更重要的一天。在18年的时间里,这家火箭公司已经从一家初创企业发展成为太空领域的重量级企业。据布里登斯坦称,该公司目前承担着全球70%的商业发射业务,并且已经使用其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了20次补给。但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月球基地和火星殖民地,而建造太空大都市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工具和材料。通过今天的发射,SpaceX迈出了将其载人能力推向太阳系的第一步——而不仅仅是货物。
虽然NASA已经监督了150多次飞行,但这次有所不同,因为SpaceX将基本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商业载人航天计划副经理史蒂夫·斯蒂奇(Steve Stich)的说法,NASA将参与任务管理,但公司将主导。这意味着,如果宇航员遇到问题,他们将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SpaceX飞行控制团队报告,尽管NASA会监听。
然而,两家组织都投入了数千小时的测试和培训,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意外的可能性。NASA官员深知失去宇航员的痛苦,而SpaceX的员工也清楚载人飞行所带来的沉重责任。据肖特维尔称,应技术人员的要求,SpaceX开始在每份工单上贴上本肯和赫尔利的照片,让这项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时刻保持在前沿。她说:“当他们进入轨道时,会有一种小小的解脱感。”“当他们到达空间站时,会更多。当他们安全返回地球后,我才能开始睡觉。”
在本肯和赫尔利发射后,他们大约需要19个小时才能追上国际空间站。在此期间,载人龙飞船将主要依靠自动驾驶,尽管宇航员将有两个短暂的机会来“掌控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方向盘”,而是一系列大型触摸屏)。他们将首先在航天器进入轨道时接管控制,以测试飞船对扭转和滚动指令的响应能力,然后在飞船接近国际空间站几百英尺时再次接管。
最初的计划是将宇航员直接带回家,但大约六个月前,NASA决定既然本肯和赫尔利要前往国际空间站,他们不妨在那里待一段时间。模拟表明,载人龙飞船可以在太空中停留119天,然后地球表面数百英里以上残存的微量氧气才会损坏其太阳能电池板。SpaceX和NASA将密切关注飞船的性能,并通过权衡在国际空间站增加人员和完成任务的主要目标——证明SpaceX的硬件、软件和任务管理已准备好迎接重大挑战——来决定任务的长度。一次成功的端到端测试将为该飞行器的开发画上实验阶段的句号,让官方运营随着后续的“Crew 1”任务开始,而“Crew 1”的计划将取决于此次飞行如何进行。
“我们不应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次测试飞行,”布里登斯坦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学习。”
有些人可能会对乘坐一架相对未经检验的飞行器首次飞入太空感到紧张,但本肯和赫尔利却显得非常冷静。他们深知自己在载人航天计划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赫尔利曾乘坐2011年的最后一次航天飞机飞行,而本肯曾帮助建造国际空间站——但他们仍然过于专注于手头的任务,无法对此发表感言。
“你必须知道车辆和程序的一切,高度专注于确保所有工作都成功,”赫尔利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回来后会让别人来谈论这件事。”
然而,他们很荣幸能开创新的篇章。继“水星号”、“双子座号”、“阿波罗号”和“航天飞机”之后,载人龙飞船将成为第五艘载人进入轨道的美国航天器。“也许每个试飞员学校的学生都梦想有机会驾驶一艘全新的航天器,”本肯说。
本肯和赫尔利虽然不是游客,但他们也为新兴的太空旅游业充当了先驱。在某种意义上,今天标志着SpaceX运营世界首家“太空航空公司”的首次亮相。目前,NASA是其唯一的客户,但成功的载人航天演示可能会迅速改变这一状况。事实上,该公司已经宣布,载人龙飞船的座位很快将向公众开放,赫尔利认为这正是它应该有的样子。“仅仅从窗户望出去的景色就足以让人们觉得值得,”他说,“进入近地轨道的机会需要变得更大、更便宜,我认为这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
过去,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卡纳维拉尔角观看发射,但这一次,NASA邀请所有人在线上参与这一历史性时刻。该机构将举办各种数字庆祝活动,发射将在NASA Live和SpaceX的网站上进行直播。SpaceX和NASA团队已经采取了多种反COVID-19措施,本肯和赫尔利也得到了良好的隔离。所有各方都希望太空爱好者也能保持安全。
“我们不希望因为观众聚集在卡纳维拉尔角而导致疫情爆发,”布里登斯坦说,“我们需要一个壮观的时刻,让整个美国都能看到,让全世界都能看到,不仅能激励我们这些多年来一直为此等待的人,还能激励即将到来的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