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Lil Nas X 的“老城路”在2019年初登上排行榜榜首时,似乎每五分钟就能听到一次“我要骑着我的马去老城路”。但有一个重要的子群体听到的却是:“我要骑着我的马去酒店房间。”这绝非第一次。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误解歌词,包括埃尔顿·约翰的“抱紧我,托尼·丹扎”—哦,不,“小舞者”—。这些奇特的音乐误听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名字: mondegreen 。
那么,为什么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歌词“亲吻天空”常常变成“亲吻这个家伙”呢?当声音进入我们的耳膜时,微小的毛发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输到颞叶。在那里,它将这些神经冲动转化为有意义的词语。如果声音清晰且术语熟悉,我们就会“听到”所说内容的准确版本。但当声音模糊不清时——歌曲中很常见,因为音乐会淹没歌词,歌手也可能用特别的腔调发音——我们的大脑会拼命寻找有意义的东西。德国图宾根大学精神病学和精神治疗学教授 Thomas Ethofer 说,在这种恐慌中,我们的脑袋会通过提供听起来相似(但更熟悉)的短语来做出反应。例如,如果大脑一开始无法理解“骑马去老城路”,它会提供一个替代方案来快速解决问题——即使我们知道了正确的歌词,这种解读也会留存下来。
事实上,根据 Ethofer 的说法,之前对 mondegreen 的了解会让你更有可能听到它。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为那个版本做好了准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说,也许这些混淆如此普遍,是因为我们喜欢解决模糊性。无论如何——天空、这个家伙、小舞者、托尼·丹扎、老城路、酒店房间——它们都是我们仍然会反复听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