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星的极端天气一直令天文学家们惊叹不已:天文学家们捕捉到了雷暴期间富含氨的冰雹的证据,其气态环境是孕育可能持续几个世纪的剧烈巨型风暴的完美场所。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一张图像展示了这些巨大的飓风是如何形成的。
望远镜于 8 月 25 日拍摄,捕捉到了一场形成于行星北半球的七天大的婴儿风暴(图像中是左上方长长的漩涡状羽状物)。正如美国宇航局所描述的,“明亮、白色、拉长”的风暴以每小时 350 英里的速度移动,几乎是地球上飓风最快风速的两倍。
一周后,大约在 9 月 1 日和 3 日,从地球上进行的观测揭示了另外两场几乎同时出现在同一纬度的风暴。“由于有庞大的业余观测者网络,现在比 10 年或 20 年前更容易捕捉到新风暴的出现,”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行星科学家 Amy Simon-Miller 说。她表示,特别是哈勃的快照是帮助天文学家更深入地了解木星风暴如何出现和集结的重要一环。
新风暴出现的区域是木星喷射流速度最快的地方。因此,通常在集结之前,该区域的风暴会被每小时 330 至 400 英里的狂风撕裂。Simon-Miller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照片中可见的云羽状物或小尾巴对于该行星该区域的风暴来说非常不寻常。
她补充说,它们在该区域看到几个完整的云羽状物的事实可能意味着整个区域可能变得更加湍流。“无论是什么让这些特征不被风撕裂,也可能最终让它们形成新的、更持久的斑点。”
配合当天拍摄的紫外线和近红外照片,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弄清楚风暴中的能量是如何移动的,以及它延伸的高度或云层的厚度等。

但这并不是这张照片提供的唯一信息。快照还捕捉到了木星最古老风暴的辉煌景象——大红斑。由于没有坚实的表面阻碍,这个飓风已经在行星南半球盘旋了至少 150 年,其风速比地球上任何飓风都要快。这个直径达 9,800 英里的飓风足够大,可以吞噬地球(直径 7,917 英里)。
在将大红斑的近期图像与往年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后,新照片将使天文学家能够继续绘制该斑点随时间变化的图景,从而促进研究以确定这个飓风是否会消失(如果会,那么何时)。
这张图像是“外行星大气层遗产”(Outer Planets Atmospheres Legacy)项目(OPAL)的一部分,该项目始于 2018 年。通过建议对气体和冰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进行年度监测,该项目帮助科学家们追踪行星大气层的长期变化,并找出驱动其风暴、风和云的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