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晚都会做两个小时的梦,但对于如此普遍的现象,它却是一个异常神秘的过程。直到最近几十年,随着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这样能够记录和可视化大脑活动的先进技术出现,神经科学家们才开始弄清楚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会经历这些幻觉。虽然昏昏欲睡的间歇似乎依赖于我们清醒时使用的许多相同的心理过程,但研究人员仍在试图理解它们在睡眠期间协同工作的方式。以下是我们认为大脑如何驱动夜间幻觉的方式。
A. 回忆
梦境会调动存储在大脑细胞连接中的记忆,而海马体会在记忆形成时追踪这些连接。到了晚上,它会指示神经元重放回忆,促进长期储存。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实会渗透到我们的幻觉中,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往往会扭曲现实。
B. 构想
我们最生动的想象发生在睡眠的 REM(快速眼动)阶段。控制运动和处理视觉输入的脑区活动会增加,例如视觉皮层和运动皮层,这些脑区很可能在我们睡眠时创造我们“看到”和“做到”的内容。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触发了这些区域在夜间的活动。
C. 感受
杏仁核(一种杏仁状的结构)有助于产生恐惧、愤怒和焦虑等情绪。在 REM 睡眠期间,它和其他情感区域会更加活跃,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打盹时常常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我们可能依赖于这个过程来减轻困难记忆带来的痛苦。
D. 决定
尽管梦境看似零散,但它们仍然包含半理性的想法,这很可能得益于支持有意识认知的脑区。扣带回(一种大脑中心部的半圆形结构)的前部,也就是额叶部分,会影响动机和决策——并且在我们打盹时也会开启。
E. 逃避
在 REM 睡眠期间,神经科学家们观察到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受到抑制,该皮层对于注意力引导、解决问题和推理等执行功能至关重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尽管会出现一些离奇的场景,但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这个故事刊登在《大众科学》 2020 年秋季“神秘”特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