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你可能正处于压力之中。别担心:我们已经深入研究了证据,揭示了科学界对如何找到平静——并在艰难时期保持这种平静——的真正看法。想 尝试冥想吗?想 泡个舒服的澡吗?想 摆脱焦虑吗?欢迎来到 平静月。
无聊并不可取。它本不该这样;它的整个目的就是激励我们做些别的事情——任何其他事情。就像疼痛或口渴一样,无聊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告诉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行为。喝点水。别再摸那个烫锅了。动起来,找些有成效的事情做。
但近年来,一系列文章指出,无聊可以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你更有创意。帮助你追求新的目标。让你保持好奇心。正如对无聊的科学兴趣日益浓厚(多么讽刺!)所表明的那样,无聊确实可以带来好处。但与几乎所有的研究一样,无聊很难被简单地解释。
大量研究表明,无聊的状态可以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无聊的特质——那种总是感到无聊的倾向呢?那就没那么美妙了。
无聊的好处
尽管无聊的好处最近变得很流行,但关于它如何能激发思维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了。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研究 表明,感到无聊可以让你更有创意,而 21 世纪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一项 2014 年的研究表明,在要求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之前让他们感到无聊——在这种情况下,是找出两只塑料杯子的所有用途——能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同年进行的 另一项研究发现了同样的结果:无聊使受试者在被要求连接三个看似不相关的词时能更具创造性地思考。
基于这些研究,一些研究人员呼吁增加漫无目的的时间。“我不再说我堵车时感到无聊,而是播放音乐,让我的思绪漫游——我知道这对我有好处,”2014 年第一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研究员 Sandi Mann 告诉《BBC》。“我也让我的孩子们感到无聊,因为这对他们的创造力有好处。”就像睡眠一样,让大脑有时间漫游可以帮助它建立联系并产生在忙碌时无法产生的想法。
另一个不太被谈论的好处:改变的动力。在 2013 年的一篇论文中,心理学家 Shane Bench 和 Heather Lench 认为,“无聊是有动力的,并鼓励采取行动以实现新目标。”这个观点部分根植于进化心理学,暗示着经历无聊曾经在推动我们改变方向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单调的乡村生活可能会促使我们的祖先去探索河对岸可能有什么,或者去尝试他们在森林里找到的新浆果。人类的好奇心固然不总是带来积极的发展,但只有通过尝试新事物,我们才能作为物种成长。而且我们可能仍然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进化上的怪癖。
无聊表明不满,而停下来思考你为什么如此冷漠可以帮助你发现更好的道路。正如哲学家 Andreas Epidorou 在 2014 年《心理学前沿》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无聊的负面和令人不快的体验是一种激励我们追求一个对我们来说比目前正在追求的目标更具刺激性、更有趣、更具挑战性或更令人满意目标的动力。”
像这样寻求新奇事物可以非常有益,而寻找新体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但持续不断地寻求新奇事物也可能很危险。
无聊的坏处
有益的无聊通常被描述为偶尔发生在心智健康的人身上的情况。但慢性无聊——研究人员称之为“特质无聊”——实际上可能具有破坏性。
那些经常感到无聊的人也倾向于从事各种风险行为,从 赌博到 辍学到 暴饮暴食。容易感到无聊的人也倾向于更 抑郁 和 焦虑。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无聊导致寻求新奇事物的必然结果:新奇事物并不总是积极的。并且持续地与生活和周围环境脱节会导致一种相当无意义的存在。
总的来说,无聊是一种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情绪。 许多 研究发现,许多人宁愿给自己施加电击,也不愿感到无聊。而且这仅仅是独自坐着思考大约 15 分钟的结果。然而,这种体验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动机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在经历它。
只要你能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它——也就是说,让无聊促使你从事有益的行为——你就应该尝试花一些时间无所事事。在她的书《无聊的科学》中,Sandi Mann 建议进行一次“数字安息日”;每周有一天,关闭所有屏幕,专注于你的物理环境。(如果这听起来令人生畏,你总可以先从一次一小时开始!)她还建议尝试重新训练自己,将闲暇时间——无论是排队等候还是做单调的家务——视为一种放松的机会,而不是浪费时间。
其目的是停止将闲暇时间视为固有坏事,并且不再需要手机或电脑的持续干扰。考虑到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持续试图避免无聊反而会让你更无聊。如果你开始需要从互联网的某个新角落发现的即时多巴胺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刺激来保持新鲜感。最终,这只会导致更多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