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来月经的人,你可能会认为你使用的经期用品对健康没有害处。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研究发现在卫生巾、卫生棉条和月经杯中含有令人惊讶的化学物质(并非所有化学物质都有害,但其中许多化学物质尚未针对阴道健康进行研究)。
最近受到关注的经期用品是经期内裤。1月7日,记者Jessian Choy在《Sierra》杂志上报道称,一位核科学家在她寄给他的几条Thinx经期内裤中发现了被称为PFAS的化学物质。
PFAS(全称为全氟和多氟代烷基物质)存在于许多材料中,包括食品包装、防水面料、清洁产品和油漆。它们与包括癌症和生育能力下降在内的多种健康问题有关。
当Thinx委托外部专家测试其内裤时,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化学物质的痕迹(Thinx向《Popular Science》提供了报告副本)。首席执行官Maria Molland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正在努力大幅扩展我们产品中测试的化学物质列表,并在我们所有的品牌家族中制定强有力的安全化学品政策。如果我们的产品中发现任何不受管制的PFAS化学品,我们将迅速将其移除。”
此时你可能会想:到底谁负责监管这些东西,确保它们是安全的?据关注经期、清洁和个人护理产品安全的非营利组织“地球女性之声”(Women’s Voices for the Earth)的项目和政策主管Jamie McConnell称,事实是,所有类型的经期用品都监管不力。
“女性健康在政策制定中往往被忽视,”她说。“当你想到这些产品的使用方式和地点时,你会觉得难以置信;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被插入体内,或者与非常敏感的阴道组织密切接触,但却没有明确的要求来证实这些产品中所用成分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经期用品视为医疗器械,这意味着制造商无需在产品标签上列出成分。但尚不清楚这一规定是否适用于经期内裤,因为它在《联邦法规典》中并未与卫生棉条、卫生巾和月经杯一起列为医疗器械。
“总有一天……FDA将需要更新其监管这些产品的要求,尤其是在我们看到行业中出现更多创新时,”McConnell说。“对于来月经的人来说,能够获得不同的产品来管理月经是一件好事,但确实需要加强监管。”
公司确实需要向FDA申报计划上市的新医疗器械或与先前版本有实质性差异的器械。这被称为上市前通知(Premarket Notification),目的是证明该产品至少与市场上同类产品一样安全有效。对于卫生棉条,这包括评估产品是否会促进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细菌生长。然而,卫生巾和月经杯可能豁免此要求。
据正在研究此问题的瑞典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候选人Louise Klintner称,经期用品安全监管的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欧盟]的许多地区,只有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管辖经期用品的安全性,”她在给《Popular Science》的电子邮件中表示。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医疗器械制造商需要披露使用的成分,这与美国不同。但只有少数其他国家确实给予经期用品这样的称谓。“由于经期用品通常不被归类为医疗器械,也没有为经期用品作为独立的类别制定明确的法规或标准,这些产品常常处于监管和测试的灰色地带,”Klintner说。
然而,她补充说,瑞典标准协会和其他组织正在通过制定可供全球使用的经期用品标准来填补这一空白。
美国的变革也即将到来。10月19日,安德鲁·科莫州长签署了一项法案,使纽约成为第一个要求企业在其经期用品包装上列出“清晰醒目的印刷成分列表”的州。
“如今市场上的几乎所有产品都要求列出其成分,然而这些产品却莫名其妙地逃避了这一基本的消费者保护,”科莫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我们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普遍存在的不平等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国会也已提出了几项针对经期用品的法案。《2019年经期用品知情权法案》由纽约州众议员Grace Meng提出,将要求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披露其经期用品中的成分。而《2019年罗宾·丹尼尔森女性卫生用品安全法案》由纽约州众议员Carolyn Maloney提出,将要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经期用品中的化学物质是否会对健康构成风险,从癌症和不孕症到酵母菌感染。
令人担忧的原因
研究人员在测试经期用品时,发现了从苯到氯仿等不友好物质。2017年,韩国媒体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和皮疹,这引发了一项新的调查。研究人员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卫生巾(以及尿布)样本,并发现所有品牌中都含有不同量的邻苯二甲酸盐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来源于卫生巾中用于吸收液体的合成塑料。它们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并与癌症、哮喘、月经不规律以及心血管、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有关。
“许多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的一个大问题是,剂量并非决定毒性。我们不必总是担心高剂量。有时非常低的剂量也会产生最深远的影响,”论文的合著者、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比较生物科学教授Jodi Flaws在接受“地球生活”采访时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因为剂量低,所以就是安全的剂量。”
在经期用品中发现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尤其令人担忧,原因有很多。近一半的人口会来月经,这意味着她们一生中每个月都要经历好几天的经期。因此,经期用品会在人们身体内部或附近停留很长时间;一个人一生可能会使用超过10,000个卫生棉条。此外,阴道和外阴组织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影响,因为它们非常薄且具有吸水性。然而,女性之声(Women’s Voices for the Earth)科学和研究总监Alexandra Scranton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这有多大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像身体其他部位那样得到充分研究的身体区域,”她说。“关于我们如何通过阴道组织和外阴组织吸收化学物质,我们仍然缺乏很多非常基本的信息。”
研究人员也不一定知道要测试哪些物质。她听说《Sierra》的报道是首次有人调查PFAS。“我想以前没有人想到要寻找它,”她说。
因此,关于经期用品中究竟含有哪些物质以及这些成分是否真的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指导该行业的法规也仍有待完善。但McConnell认为,这些努力与倡导经济实惠的经期用品和取消令人憎恶的卫生棉条税的努力类似。
“来月经的人应该能够获得(经期)用品——无论是在学校、被监禁还是在公共洗手间——因为这是一种必需品,就像卫生纸一样,”她说。“但经期公平的另一部分是知情权,即了解这些产品中包含哪些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不会对您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