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已经了解尼帕病毒——以及它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风险——二十年了。但我们仍处于与之斗争的初级阶段。
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的蝙蝠传播病毒专家、会议联合主席林发王(Linfa Wang)本周对路透社表示:“目前还没有针对尼帕病毒感染的特效药或疫苗。”王和其他专家目前正聚集在新加坡参加首届尼帕病毒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他们将讨论从尼帕病毒爆发的历史到控制该疾病的未来方法等一切事宜。他们也希望提高其知名度。
尼帕病毒首次有记录的爆发发生在1999年的马来西亚,导致265名已知感染者中的105人死亡。此后,我们在新加坡、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南亚国家也发生了多次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自2001年以来,孟加拉国的尼帕病毒疫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尼帕病毒(NiV)以马来西亚 Sungai Nipah 村庄命名,该村庄发现了感染猪农的病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首次疫情在中国疾控中心的记录中被认为是在当局扑杀了该国超过一百万头猪后才得以遏制,这也是该国一次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事实证明,猪只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果蝠中的一种疾病的“孵化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的流行病学家米凯·哈恩(Micah Hahn)表示,她的研究发表于2014年。“它不会影响果蝠,”他说。“但病毒可以通过唾液、尿液或粪便传播。”当人类(或猪)接触到果蝠的体液时,他们就会感染这种疾病。
在人类身上,尼帕病毒的早期感染可能与流感相似:通常的症状包括呕吐、头晕和喉咙痛。有些人还会咳嗽。但随着病情进展,尼帕病毒会引起可能致命的脑部炎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感染尼帕病毒的人死亡率在40-75%之间,具体取决于医生识别疾病的速度以及可获得的护理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感染病毒的人应在重症监护环境中接受治疗,并由医护人员密切监测。然而,在尼帕病毒普遍存在的许多地区,这类环境却稀少。单例传播的常见方式是,亲人照顾病人,随后自己也被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声明指出:“尽管尼帕病毒仅在亚洲引起了几次已知疫情,但它会感染多种动物,并导致人类患上重病甚至死亡。”果蝠是该疾病唯一的已知宿主,但这种疾病可以感染猪和其他家畜,如猫和狗。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疫情中,据认为该疾病从蝙蝠传播给猪,猪又通过体液将病毒传播给食用或接触它们的食源。但在孟加拉国蜿蜒横跨全国的“尼帕病毒地带”,疫情追溯到栖息在椰枣树上的果蝠的体液。
未经处理的椰枣树汁液在孟加拉国是一种流行的饮品,直接从树上采集或发酵。哈恩说,如果果蝠在汁液中排尿、进食或排便,它们就会污染汁液。这是导致大多数疫情传播的途径,尽管人们之间也可能传播该病毒——特别是,研究表明,如果他们病得很重或出现导致咳嗽的症状。
与许多人畜共患病(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感染的疾病)一样,环境压力是该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当农民饲养的猪数量更多时,疫情就更普遍。
哈恩说,在孟加拉国,“我们发现,在大多数病例发生的地区,[森林]被严重碎片化了。”她说,虽然全国各地都有椰枣树,喝椰枣树汁和晚上喝啤酒一样普遍,但出现尼帕病毒问题的地区,人类和蝙蝠的距离更近,这是由于为了农业、木材或人类定居而进行的森林砍伐所致。“这些蝙蝠基本上栖息在人们的后院里,”哈恩说。空间更大的地区,疾病发生率较低。哈恩的团队正在努力帮助农民找到让蝙蝠远离他们的椰枣树的方法,以防止病毒传播。
这类预防措施是迫切需要的,因为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疫苗。今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会议旨在通过汇集尼帕病毒研究人员,并帮助提高该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公众知名度来改变现状。
尼帕病毒确实还没有到来,但它可能会来,特别是如果它进一步变异,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疾病已经造成的人类和动物痛苦,足以成为我们寻找疫苗的理由,但无所作为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