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ele Patterson Ford 是迪金森学院的心理学讲师。
本文最初发布于 The Conversation。
在她名为《美国小姐》的纪录片中,音乐偶像泰勒·斯威夫特披露了她患有饮食失调症的经历。她的坦白突显了一个事实,即饮食失调症不分贵贱。根据倡导和宣传组织 Eating Disorders Coalition 的数据,饮食失调症会影响所有性别、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
尽管饮食失调症普遍存在——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关于饮食失调症的误解依然层出不穷。例如,有人认为饮食失调是一种选择。事实并非如此。或者认为饮食失调不是什么大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或者认为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总是体重严重不足。并非总是如此。
作为一名持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我发现我的客户和学生经常说“吃点东西有助于缓解我的焦虑”或“我没瘦到那个程度,不可能是饮食失调”。这些观念常常阻碍人们认识到自己有问题。饮食失调症不仅仅是关于食物或体型。受到饮食失调症困扰的人实际上是在试图调节一些非常困难和复杂的情绪。
什么是饮食失调症?
饮食失调症主要分为三大类:限制性饮食失调症(厌食症);暴食,医学上称为暴食症;以及暴食后进行补偿——例如自我诱导呕吐——这被称为贪食症。
进一步解释,限制性饮食意味着将卡路里摄入量限制得非常低,以至于体重减轻的程度超过了给定身高和体重的预期。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人看起来会消瘦。例如,体重在第90百分位的人,如果体重减轻到第70百分位,仍然可能被诊断为厌食症。
暴食不仅仅是单纯地吃得过多。这是一种失控的进食,导致极度的饱腹感和内疚感,通常在餐后几小时内发生。通过暴食,一个人可以暂时逃避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只专注于食物。
在贪食症中,暴食之后会采取某种行为来补偿摄入的卡路里。催吐是其中一种方式,但还有其他方式,包括过度运动。尽管过度运动常常被忽视,但作为一种补偿方式,一个沉迷于运动的人患上饮食失调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三倍半。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这些饮食失调症都会导致体重减轻。暴食症和贪食症患者的体重可能在预期体重或高于预期体重。
饮食失调症的根源
饮食失调症并非关于体重管理。相反,它们是一种管理情绪的方式。当我的客户描述限制自己不吃食物的感受时,他们常常会说自己感到“空虚”和对世界“麻木”。
例如,某人可能正在经历内疚、羞耻和尴尬的三重打击。暴食对于掩埋这些情绪非常有效。而补偿行为,作为一种让患者从情绪动荡中解脱出来的工具,也同样有效。他们从中获得的解脱是一种强化,而且效果极其强大。催吐、暴饮暴食、补偿——所有这些都会让人感觉良好。很快,这种模式就会被重复。
一些答案
仅仅改变饮食模式是行不通的。相反,患者必须首先识别他们正在经历的情绪。然后,他们需要寻找更好的应对这些情绪的策略。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事情能像饮食失调症那样让人感觉良好。但渐渐地,随着健康行为的取代,它们将比饮食失调症更能带来满足感。
2月24日是全国饮食失调症宣传周的开始。如果你认识有饮食失调症的人,有一件事你需要记住。他们正在经历巨大的情感痛苦;饮食失调症是他们试图表达这种痛苦的一种方式。如果食物或运动似乎正在控制你家庭成员、朋友或同事的生活,你可以通过关注他们及其生活经历——而不是仅仅关注食物——来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