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疫苗的法案能拯救我们免于自我毁灭吗? 

在疾病爆发的地区,立法者会推出更多支持疫苗接种的法案。
child getting a vaccine by her doctor
疾病爆发促使立法者提出限制疫苗豁免能力的法案。

2019 年,美国麻疹病例数创下自 1992 年以来的新高,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与大多数可预防疾病的爆发一样,主要促成因素之一是,反对或犹豫是否接种疫苗的父母可以轻松地为其子女获得豁免,从而免除学校要求儿童接种疫苗才能入学规定。

不过,就像去年的疫情一样,这些疫情的“一线希望”是,它们之后往往会伴随着新的法律提案,使得获得豁免更加困难。这是根据今天发表在《JAMA Pediatrics》杂志上的一项新分析得出的结论。

该研究的作者、德雷塞尔大学流行病学助理研究教授尼尔·戈德斯坦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疾病爆发越多,立法者就越倾向于提出限制豁免能力的法案。”

去年,戈德斯坦及其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考察了所有在美国州一级提出的疫苗豁免立法,并将每项法案归类为限制豁免的“支持疫苗接种政策”,或放宽豁免规定的“反对疫苗接种政策”。

他表示:“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即州一级提出的反对疫苗接种的法案多于支持疫苗接种的法案。”然而,仔细分析后,研究人员开始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立法者提出不同类型的法案。对于这项新分析,他们考察了 2010 年至 2016 年间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提出的法案——并发现,州内疾病数量的增加与更多支持疫苗接种法律的提出相关。

戈德斯坦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发现,它表明存在一些促使立法者提出这些法案的机制。我们没有看到反面情况:如果出现了缓和期,疫情减少,我们就没有看到立法者试图暗中推行反对疫苗接种的立法。所以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该研究并未确定疫情与支持疫苗接种法律之间关系的原因,但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疾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并提高了人们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这可能会推动倡导和立法回应。同样的机制也可能推动疾病爆发与疫苗接种率提高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戈德斯坦说:“[疫情]可以促使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带孩子或自己去接种疫苗。问题在于你关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促使家长接种疫苗,这是一个直接联系,还是一个间接的立法回应。”

支持疫苗接种的立法提案并不是防止疫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 since 它们只在人们已经生病后才会出现。“需要发生疾病才能采取行动,”戈德斯坦说。此外,法案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成为法律。但他表示,减少疫苗豁免是提高疫苗接种率的重要途径,因此,了解这些豁免规定如何以及为何被制定出来仍然是最好的做法。

戈德斯坦说,下一步将是仔细研究法案提出的原因,这可能为科学和公共卫生证据如何被纳入州级立法提供一个窗口。“这可能适用于任何与健康相关的法案,”他说。“了解促使对公共卫生相关问题采取立法行动的机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