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上任第一天,乔·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撤销了唐纳德·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
这并不令人意外;拜登此前已经承诺会这么做。但当美国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约15%时,预料之中的举动也并非无关紧要。那么,《巴黎协定》是什么,美国重新参与又为何如此重要呢?
它是什么?
《巴黎协定》是一项全球性协议,旨在阻止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规模物种灭绝和极端天气等伴随而来的问题。
该协定呼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以来不超过2摄氏度。该协定还设定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世界希望这能缓解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最糟糕的影响。
相比之下,到2019年,世界气温已经升温了约1.15摄氏度,按目前的速度,每十年将升温0.2摄氏度。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该协定在几方面提供了帮助。每五年,每个国家必须重新思考并报告其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所做的努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帮助民众脱贫之间取得平衡——而气候变化将使这些人变得更加脆弱——该协定还承诺为他们提供财政援助,部分资金来自富裕国家的捐助。
谁参与了?
197个国家和欧盟签署了《巴黎协定》。迄今为止,美国是唯一试图退出的国家。尽管唐纳德·特朗普早在2017年就表示会退出,但根据协定的一项条款,他要到三年后才能真正执行。
其他一些签署国——厄立特里亚、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土耳其和也门——尚未完全批准该条约。但如果算上美国,已正式批准的国家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97%。您可以在此处跟踪哪些国家正在切实履行条约的承诺。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巴黎协定》是一个如此大胆的举措。它90年代的前身《京都议定书》只包括了世界的一部分(主要是全球北方的发达国家)。例如,它没有包括中国和印度,而这两个国家现在都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之一。它也没有包括美国,因为国会未能批准它。
没有美国,巴黎会是什么样子?
再次强调,美国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六分之一。没有美国的参与,《巴黎协定》的目标将更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
即使不深入探讨排放数据的细节,气候科学家也一致认为,我们阻止大气变暖的任何努力都将使世界受益。从该协定的目标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5摄氏度与升高2摄氏度之间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美国的任何帮助都将产生影响,即使世界没有达到每一个目标。
在行政层面,美国退出该协定带来的一个令人担忧的后果与富裕国家承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有关。这笔资金远未达到2020年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特朗普政府未能履行其职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对气候危机的呼声越来越高。即使在美国这个出了名的对气候变化否认情绪浓厚的地方,也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包括近一半的共和党人——认为政府应该做得更多。很难想象未来美国政府会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遵守《巴黎协定》,或者做得更多。
那么,巴黎这座城市为何如此重要?
《巴黎协定》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它是在2015年于巴黎郊区勒布尔歇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敲定的。那里实际上并不在巴黎市区,距离市中心的巴黎圣母院有六七英里远。
如果说这还不够明显,那么巴黎与协定本身几乎没有关系。其都市区只是当年在那一年于不同城市举办的会议的地点。如果协定早一年制定,我们可能在谈论《利马协定》;晚一年制定,政界人士可能在辩论《马拉喀什协定》。巴黎人与此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