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升温速度比白天快。这对地球意味着什么。

每日气温的这种变化会影响动植物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a forest at night
夜间生态学尤其未得到充分研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生物的日间活动上。Pexels

气候变化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平均气温升高只是导致这些后果的众多因素之一。一项于9月下旬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在地球上大多数陆地区域,夜间气温的升高速度快于日间气温。这种变化会影响从捕食者与猎物的动态到植物生长的一切。

“气候变化已经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了,”埃克塞特大学的生态学家、该研究的首席作者丹尼尔·考克斯说。“但是24小时的不对称性给物种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

之前的分析发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对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影响并不均衡。但考克斯表示,这是第一项涵盖全球所有陆地的关于温度不对称性的研究。

如果不了解这些影响,生态学家就无法完全掌握自然界将如何应对。例如,对蚱蜢和蜘蛛的实验表明,加热发生的时间会影响生态平衡。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白天变暖导致蜘蛛提早躲藏起来,使蚱蜢得以无所畏惧地啃食植物,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相反,当夜间气温升高时,蜘蛛会更凶猛地捕食蚱蜢,可能会减少昆虫的数量。这些影响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到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对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和农业产生潜在影响。

夜间生态学尤其未得到充分研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生物的日间活动上。因此,考克斯对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温度不对称性很感兴趣。揭示这些差异可以成为了解夜间活动在气候变化下的状况的垫脚石。

为了找出答案,考克斯和他的团队绘制了35年的气温、云量、湿度和降水数据。对于全球地图上的每一块陆地区域,他们都观察了日间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夜间升温比白天快。几乎有两倍多的区域夜间气温升幅大于白天。这一变化似乎与云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云量增加的地方,夜间气温也随之升高。“我们认为云量可能是(夜间气温升高的)主要驱动因素,”考克斯说。

在湿润地区,气温升高导致更多水分蒸发,从而产生更多云。白天,云通过阻挡阳光来降温,但夜间,它们会将热量困在地表附近。总的来说,湿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多云,因此夜间温度升高。与此同时,已有干旱的土地中一小部分变得更干,因为白天的气温升高最为明显。

考克斯还在研究中包含了叶面积指数,这是衡量植物冠层覆盖度,用于估算植物生产力的一项指标。总体而言,白天或夜晚的极端温升(白天特别热或夜晚特别热)都会损害叶面积。随着夜间变暖加剧,植物夜间呼吸(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生长)会增加,但多云的白天使得获取能量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光合作用需要阳光。“这篇论文很好、及时且重要,”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生态学家布兰登·巴顿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很少有研究能很好地涵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多个因素。”气候变化并非简单地均匀升温;不同季节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气温变化的速度也不同。风、降雨和降雪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对考克斯来说,这项研究将使他能够继续研究动物在夜间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我们知道世界正在因人类活动而改变,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夜晚是如何变化的,”他说。“这是文献中一个被遗漏的重大空白。”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