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塑料,例如塑料购物袋,常常是浪费的代名词。尽管名声在外,但这些材料的浪费程度并不一定像许多消费者想象的那样。一项新研究表明,关于某些消费者行为(例如使用塑料袋)如何真正影响环境,存在许多类似的误解。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Miller采用了生命周期评估策略,该策略从产品的生产到处置的各个阶段,在多种类别中评估产品的环境影响。她发现了五个主要结果:第一,包装商品的本身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小于包装材料本身;第二,塑料并非总是所有包装材料中影响最大的;第三,从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并非总是优于一次性产品;第四,回收和堆肥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可持续性活动;最后,许多零浪费倡议实际上加剧了它们试图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例如,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只有在足够多次使用以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时,才能真正减少浪费。Miller以购物袋为例。“我们知道消费者喜欢它们,我们知道他们想重复使用它们。”但我们也知道,许多人使用购物袋的频率并不足以弥补这些购物袋比塑料购物袋消耗更多材料的事实。
其他的则不太直观。例如,Miller发现,包装对产品整体环境影响的贡献仅占大约10%,测量跨越了多种类别。即使对于我们许多人认为是易耗品的食物,这一比例也同样适用。
最重要的是,在可以的情况下,少买,并有目的地购买。“头号任务确实是理性消费,”Miller说。这可以防止浪费,而浪费是最大的问题。这种做法的一个奇怪之处的例子是,餐饮礼盒与自己在家做饭的食物相比的环境影响。去年,Miller和同事们发现,餐饮礼盒即使包装很多,但总体产生的浪费更少,因为它们导致用户丢弃的食物比自己购物时要少。
“这项研究确实试图为[这一发现]提供更好的背景,”她说。“并不是说我们不想关注一次性塑料,而是我们真的看不到森林,只看到了树木。”
她的研究表明,与其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回收、堆肥和重复使用上,不如优先考虑减少一切的消费,这对家庭来说是更有益的做法。
然而,这个问题也超越了消费者。“我们家庭产生的固体废物,真的只是冰山一角,”Miller说。她还表示,继续在社会层面推动变革,确保人人都能获得食物,并追究大型企业污染者的责任,也是建设可持续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讽刺的是,反对一次性塑料的斗争,虽然有些误导,却是关心个人为真正改变一个问题而努力的例子。“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Miller说。“我们只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
所以,弄清楚你的购物袋是否真的能如近200次那样重复使用来证明其价值,或者你的有限时间和精力是否能更好地用于争取一个更公正、更具生态可持续性的世界。答案可能会让你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