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数千只生病的港海豹在荷兰海岸搁浅。这些海豹患有海豹疾病病毒,该病毒与感染家犬的犬瘟热病毒有关。这场疫情最终在约七个月的时间里,在北欧水域杀死了3万只海豹。
尽管如此大规模的死亡事件并不常见,但科学家们于6月18日在《全球变化生物学》杂志上报告称,在过去几十年里,曾发生过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因传染病爆发而大量死亡的事件——而气候变化很可能会使这些事件更加频繁。
研究人员检查了过去六十年来收集的数据,以确定哪些情况与鲸鱼、海豚、海豹、海狮和海獭的大规模死亡事件有关。他们发现,其中大多数疫情都发生在海面温度异常偏高的年份,而研究人员预测这种情况在未来将持续恶化。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博茨瓦纳卡萨内非洲资源:动物、社区和土地利用中心(Center for African Resources: Animals, Communities, and Land Use in Kasane, Botswana)的疾病生态学家、新研究的合著者克莱尔·桑德森(Claire Sanderson)表示,这些发现提醒我们,人类并非唯一遭受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毁灭性疫情的动物。“传染病可能对地球上所有生命产生毁灭性影响,其动态受复杂的因素影响,”她在给《大众科学》的电子邮件中说。
在过去30年里,这类疫情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桑德森和她的同事凯瑟琳·亚历山大(Kathleen Alexander)在她们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在短时间内导致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她们查阅了1955年至2018年间以英语发表的记录,这些记录描述了18种不同海洋哺乳动物的36起死亡事件。由于研究人员仅限于查找以英语发表的报告,她们指出,这可能意味着存在未被纳入研究结果的额外大规模死亡事件。该团队发现,病毒是最常见的罪魁祸首,造成的死亡人数是细菌性疾病的20倍。
海豹和海狮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似乎尤为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一半时间生活在陆地,一半时间生活在海洋。当这些动物上岸时,它们可能会遇到受感染的陆地动物;科学家们认为,1987年至1988年间在西伯利亚导致数千只贝加尔海豹死亡的犬瘟热病毒疫情,其源头可能是家犬。
温度和一年中的时间也与大规模死亡事件有关。最致命的事件发生在春天,这时海豹和海狮通常会大量聚集繁殖。然而,夏季月份的疫情爆发次数最多。此外,在区域和全球海面温度异常偏高的年份,死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桑德森说,温暖的温度可能导致有利于传染病传播的条件。当海冰过早融化时,幼海豹必须在断奶前入水,这使得它们更虚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海冰的消失也意味着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许多海豹和海狮将更少的海面空间可以上岸休息、繁殖或躲避捕食者,迫使它们更紧密地挤在一起。
随着海水变暖,海洋哺乳动物可能会因难以承受高温或因猎物迁往更适宜生存的水域而营养不良,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它们免疫系统减弱。桑德森说,一些与水有关的病原体在温暖的水中也可能存活更长时间。“它们可能因此能够迁移到它们曾经无法生存的地区,从而增加了感染新宿主的可能性。”
尽管气候变化将在未来继续加剧大规模死亡事件,但许多损害已经发生;去年11月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海冰的减少可能助长了海豹疾病病毒的传播,因为它为生活在北极的海豹与南方邻居接触打开了通道。自2002年臭名昭著的疫情以来,该病毒已经传播到北太平洋,感染了海狮、海豹和海獭。
桑德森说:“虽然这些事件贯穿历史,我们永远无法完全阻止它们,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减少环境压力源(如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来降低其频率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