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今年气候倡导势头强劲,但全球碳排放量仍顽固地持续攀升。根据国际气候科学家合作组织“全球碳计划”的数据,今年全球污染者将排放创纪录数量的二氧化碳。
自2006年以来,全球碳计划一直致力于汇编各国自然系统、能源和工业的排放数据,并结合模型来制定碳预算:即多少二氧化碳正在进入大气层,多少被土壤、植物和海洋重新吸收,以及其间的差额是多少。尽管大自然尽力吸收我们的碳,但其中约一半的碳仍在使地球变暖。
所有这些排放物已经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自工业化前时代以来,地球已升温1.1摄氏度。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两倍,而海洋吸收的过量碳正在以热浪和酸化的形式摧毁海洋生态系统。陆地上,我们正面临着干旱、极端风暴和生态系统重塑的影响。
今年,研究人员预计将有创纪录的406亿吨排放物排入大气层。这比去年增加了0.6%。2018年,排放量比2017年增长了2.1%,而2017年的排放量比2016年高出1.5%。这些发现发表在三篇论文中,分别刊载于《环境研究快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和《自然气候变化》。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排放增长的速度放缓了一些——但在一个需要迅速迈向净零排放以避免气候变化最毁灭性影响的世界里,这并非值得庆祝的事情。
“这一发现表明,世界离联合国提出的即使是2摄氏度目标,更不用说1.5摄氏度目标,都还差得很远,”气候政策智库Sandbag的电力分析师Dave Jones说。Jones指的是上周发布的《联合国生产缺口报告》。根据该报告,为了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我们必须从2020年起每年减少7.6%的排放量。

斯坦福大学地球科学家、全球碳计划主席Rob Jackson对此表示赞同:“[不断上升的排放量]使得将气候稳定在1.5摄氏度变得非常困难。”“我们甚至还没有稳定全球排放量,更不用说开始实现零排放的长远进程了。”
少数几个国家占了这些排放量的大部分,其中大部分碳来自煤炭。预计今年中国、美国和欧盟将生产超过一半的二氧化碳。美国的排放量正在放缓,而欧盟也是如此,但在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排放量正在上升。
尽管煤炭是化石燃料排放的最大绝对来源,但天然气和石油的份额正在增加。自2012年以来,煤炭的消耗量实际上一直在下降,但天然气的使用量却在激增。在《环境研究快报》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将这种增长归功于液化天然气的出现,这项技术使得燃料的出口更加容易,因为不再需要管道。而这种转变并非一定是好事。
天然气确实比煤炭释放的排放量少,但尽管它有一定的环保声誉,只有在取代污染更严重的能源时,它才对地球有益。而这种情况并非普遍存在。“天然气的大部分增长并非在取代煤炭,而是在提供新的材料和能源,”Jackson说。“可再生能源也是如此……在大多数地方,风能和太阳能提供的是新增电力——它们并没有从我们的能源网中移除化石燃料。”
上周的联合国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指出为了减少排放,我们需要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而不仅仅是增加它们。尽管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但报告指出,很少有国家采取行动限制化石燃料的生产。为了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我们到2050年需要用零排放或低碳源至少80%的能源生产。目前,主要的化石燃料生产国的能源计划表明,它们承诺到2030年燃烧的化石燃料将比地球能够承受的量多出120%,而这会导致升温超过1.5摄氏度的阈值。
如果说这些发现中有任何一线希望的话,Jackson认为那就是煤炭的下降。这种燃料似乎在2012年达到了顶峰,此后一直在放缓。他的团队预测,2019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将下降0.9%,而美国和欧盟今年的煤炭产量各下降约10%。“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将有助于解决气候问题,每年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Jackson说。“我希望[煤炭]现在是真的在走下坡路了。”
Jackson说,虽然在能源技术和政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交通运输仍然是“更难啃的骨头”。在美国,大约每人拥有一辆汽车,而在中国,每六人拥有一辆,在印度,每40人拥有一辆。这意味着燃烧了大量的汽油,因为全球只有不到1%的车辆是电动汽车。但Jackson指出,各国需要更好的公共交通和替代交通方式来真正改变这些排放,而不是仅仅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
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气候行动在其他方面也对我们有益。Jackson说,在美国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已经创造了每年约10万个就业岗位。这还不是全部。“绿色能源可以从空气污染中挽救生命,使我们的企业更有效率,”他说。“除了环境之外,还有很多理由支持气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