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30%的海洋将惠及整个地球

保护好关键区域,我们就能在不牺牲海产品供应的情况下,同时造福鱼类和气候。
sea lion chasing a school of fish
在伊莎贝拉岛附近,一只加拉帕戈斯海狮追逐着一大群沙丁鱼。Enric Sala

当我们给予海洋生物恢复的机会时,海洋也会回报我们。在受保护的海洋公园里,鱼类数量平均比附近被捕捞的区域高出600%以上。通常,当鱼群从保护区溢出到商业捕捞区时,它们也会“回报”我们。

在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中,一个海洋科学家团队分析了如何最大化与海洋建立这种互惠关系的效果。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哪些海洋区域应该优先保护,以获得三重效益:增加碳储存、生物多样性和鱼类数量。

目前,全球只有大约2.7%的海洋完全不受商业捕捞、采矿、石油钻探和其他破坏性活动的影响。

该团队绘制了哪些保护区域将为这三个领域带来最大效益的地图。他们考虑了生物多样性的多项衡量标准,不仅考虑了物种数量最高的区域,还考虑了哪些区域包含独特的生物。对于碳储存,他们考虑了海洋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如果不受海底拖网捕捞的影响,可以储存数百年碳。他们还研究了建立海洋公园如何能导致海洋生物溢出,增加我们人类的食物供应。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根据人们最关心哪些效益来权衡这些因素。

school of whitespot soldierfish swimming around a coral reef
在太平洋的南部岛屿,一群白斑士兵鱼围绕着珊瑚礁。Enric Sala

为了惠及所有这三个领域,研究发现我们必须保护至少30%的海洋——并且要保护在关键区域。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海洋生态学家、国家地理“原始海洋”倡议负责人Enric Sala说,生物多样性必须是优先考虑的。“我们需要生物多样性来提供我们享受的所有服务。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渔业,”他说。“生物多样性可能应该是第一位的(优先考虑的)。”这些发现支持了环保主义者日益关注的“30x30”目标——即我们必须到2030年保护30%的海洋和陆地,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并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种保护不必以牺牲其他更自私的目标为代价。研究发现,通过战略性地设立海洋保护区,全球海产品捕捞量实际上可以增加约800万吨。如果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那么高达71%的海洋可以得到保护,而不会减少渔业产量。如果实施得当,海洋保护区网络将能够提供可持续的海产品,同时确保生态系统保持健康和有弹性。

保护海洋也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目前,每年有超过1%的海底被拖网捕捞。当沉积物受到干扰时,其中储存的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研究人员估计,海底拖网捕捞每年释放14.7亿吨碳(相当于14.7艾克)。这大约相当于航空业的碳排放量

专注于珊瑚礁渔业的环境社会学家Joshua Cinner表示,这些发现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包括他自己的研究)表明,如果海洋保护区能够战略性地选址,就能实现多重目标。“海洋保护的一大启示是,通过各国之间的战略协调,成果将大大改善,”他通过电子邮件写给《大众科学》。“通过共同努力,各国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最大化保护效益。”

[相关:全球只有13%的海洋仍保持原始状态]

正如应对气候危机一样,保护海洋也是一项全球性努力。研究人员确定的绝大多数优先保护区域都在各国管辖范围内,距离海岸200英里以内。这个区域占全球渔获量的96%。因此,为了实现三重效益的保护,国际合作将是关键,作者们写道:“一个全球协调的努力可能比不协调的国家级保护规划的效率高出近两倍。”

Sala表示,我们需要一个类似于《巴黎气候协定》的生物多样性协议。制定这种协调努力的机会即将来临。研究结果恰好在即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之前公布。届时,来自190个国家的国际代表将签署一项生物多样性协议。Sala希望该条约能将“30x30”作为一项目标。“这个十年是我们恢复与海洋平衡的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