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爱圣诞电影的心理学

节日电影让观众得以一窥世界本来的样子。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经典电影《生活多美好》中的剧照。National Telefilm Associates

如果您今晚也准备好一杯热苹果酒,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节日电影,那么您并不孤单。节日电影已经牢固地融入了美国人的冬季庆祝活动中。

《纽约时报》报道称,今年新增的节日电影数量大幅增加。迪士尼、Netflix、Lifetime 和 Hallmark 频道现在都在为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而展开直接竞争,既有新片上映,也有经典影片重播。

节日电影如此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逃避现实”,正如我关于宗教与电影关系的研究表明的那样。相反,这些电影让观众得以一窥世界本来的样子。

圣诞电影的映照

对于圣诞电影来说,这一点尤其如此。

宗教研究学者克里斯托弗·迪西(Christopher Deacy)在他的2016年著作《圣诞即宗教》中指出,圣诞电影就像“一个晴雨表,反映了我们希望如何生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和衡量自己。”

这些电影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并在此过程中肯定了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1946年的经典影片《生活多美好》——讲述了一个渴望旅行却被困在童年小镇上的男人——展现了一个社区的愿景,在这个社区里,每个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一部在这个时节常被重播的电影是2005年的《史密斯一家》,该片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冲突,但向观众表明,争吵可以解决,和睦是可能的。

2003年的英国节日电影《真爱至上》,讲述了伦敦八对情侣的生活,为观众带来了永恒的爱情主题和人际关系的考验。

couple watching movie on couch
节日电影创造了替代现实,为我们提供了慰藉。DGLimages/Shutterstock

观影作为仪式实践

当节日电影将观众带入虚构世界时,人们能够处理自己对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的恐惧和渴望。这类电影可以提供慰藉、肯定,有时甚至能给人继续克服困难的勇气。电影寄托着希望,让人相信一切终将美好。

当人们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情节时,观影行为的运作方式与宗教仪式的工作方式惊人地相似。

正如人类学家鲍比·亚历山大(Bobby Alexander)所解释的那样,仪式是改变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行动。他在文集《宗教人类学》中写道,仪式可以“将平凡的生活敞开给终极现实,或者某种超然的存在或力量。”

例如,对于犹太教徒和基督徒来说,通过与家人共进晚餐、不工作来守安息日,可以将他们与世界的创造联系起来。穆斯林、基督教和犹太教传统中的祈祷仪式将祈祷者与他们的神以及与他们的同胞信徒联系起来。

节日电影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只是它们让观众感受到的“超然力量”并非关于上帝或其他至高无上的存在。相反,这种力量更世俗:它是家庭的力量、真爱、家的意义,或是关系的和解。

电影创造了理想化的世界

以1942年的音乐片《假日酒店》为例。这是第一批——在无声时代各种版本的查尔斯·狄更斯《圣诞颂歌》之后——以圣诞节为背景讲述故事的电影,讲述了一群艺人在一家乡村旅馆聚会的故事。

实际上,这是一部关于浪漫情感的、非常世俗的电影,包裹在歌唱和跳舞的愿望之中。影片上映时,美国已全面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年,全国士气低落。

White Christmas.
电影《白色圣诞》的剧照。Classic Film/Flickr, CC BY-NC

这部电影并未作为经典流传下来。但宾·克罗斯比(Bing Crosby)在这部电影中演唱的歌曲《白色圣诞》,很快就深深地印在了许多美国人的节日意识中,而1954年上映的同名电影《白色圣诞》则更为人所熟知。

正如历史学家彭妮·雷斯塔德(Penne Restad)在她1995年的著作《美国圣诞节》所说,克罗斯比的歌声提供了节日“最经典的表达”,它创造了一个“没有阴暗面”的世界——一个“战争被遗忘”的世界。

在随后的圣诞电影中,主线剧情不再设定在战争背景下,但仍然常常包含一场斗争:那就是克服物质主义、送礼和收礼的节日。

圣诞快乐又疯狂》、《装饰大厅》和《如何偷走圣诞节的坏蛋格林奇》等电影围绕着一个理念展开:圣诞节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挥霍的消费主义,而在于善意和家庭之爱。

苏斯博士(Dr. Seuss)著名的暴躁的格林奇认为,他可以通过拿走所有礼物来毁掉圣诞节。但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没有礼物时,他们会手拉手唱歌,旁白告诉观众:“圣诞节还是来了。”

“一切都将美好”

尽管圣诞节是一个基督教节日,但大多数节日电影在传统意义上并非宗教题材。几乎不会提到耶稣或他诞生的圣经背景。

正如媒体研究学者约翰·蒙迪(John Mundy)在2008年的文章《圣诞节与电影》写道,“好莱坞电影继续将圣诞节构建成一种替代现实。”

这些电影创造了能够激起积极情绪并在带来几声欢笑的银幕世界。

1983年的《圣诞故事》怀旧地回顾了童年假期,那时生活似乎更简单,而想要一支红骑兵气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2003年电影《精灵》的情节围绕着与失散的父亲重聚的追求。

最终,正如《圣诞故事》晚期旁白所说——在家人克服了一系列滑稽的意外、拆开了礼物并聚集在一起吃圣诞鹅之后——这些时刻便是“一切都将美好的”时候。


S. Brent Rodriguez-Plate是汉密尔顿学院宗教研究与电影与媒体研究的特聘副教授。

本文最初刊登于The Conversation

The Conversation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