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己的GPS系统即将完工。这意味着什么。

它被称为北斗,对军队、科技行业等至关重要。
BeiDou-3 satellite system China GPS
2018年11月,一枚携带北斗三号卫星的火箭发射升空。Deposit Photos

3月9日,中国启动了长达数十年的自主建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收官阶段。该项目将使中国在支撑现代科技、商业和军事网络的领域摆脱对外国竞争对手的依赖。它被称为北斗。

该导航系统的最新一颗卫星,一颗第三代(称为北斗三号)目前处于地球静止轨道,已于本月早些时候从中国西南部西昌中心发射升空。该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定于5月发射,届时将实现全球全覆盖。届时,中国已完成的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相媲美。

北斗是中国推广和提供商业替代西方技术平台的又一例证,例如华为的服务器和5G设备,以及卫星。该系统旨在为商业和军事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全球定位服务,以及传输有限数据量的能力。

即使尚未完全建成,它已经在使用中。据北斗发言人称,在商业方面,超过70%的中国智能手机已经在使用该系统。其他报告显示,北斗接收器已被集成到超过650万辆出租车、公交车和卡车中。截至2019年,它在全球已有超过4亿用户。有30多个国家(主要在中东、非洲和亚洲)使用该系统,包括在印度尼西亚、科威特、乌干达、缅甸、马尔代夫、柬埔寨、泰国和俄罗斯的各种项目中。

北京预计其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在今年(2020年)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570亿美元),其中北斗将贡献绝大部分价值。未来,中国政府将北斗及相关服务视为一项主要产业,特别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即中国与中亚至欧洲国家之间建立贸易、基础设施和债务协议以增强其影响力的地区。北斗在中国的用户群不断壮大,这进一步增强了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实力。

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而言,北斗提供了独立于国际系统的国内控制选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之一是能够进行现代战争,而现代战争需要精确制导弹药和先进的通信网络。这些都需要像北斗这样的定位、导航和授时卫星。

该系统多年来已集成到解放军的现代化指挥系统和武器制导套件中,并且解放军各级单位,乃至班组,都定期使用北斗单兵终端进行训练和部署。其完成覆盖后,将进一步扩大这一用途。

中国也开始出口搭载北斗的武器系统,其中最突出的是与“全天候战略伙伴”巴基斯坦的合作。作为唯一一个其武装部队使用与解放军相同的无限制版北斗的国家,巴基斯坦已经购买了包括JF-17战斗机在内的多个使用北斗系统的设备。

此外,巴基斯坦本土的“雷霆-II”巡航导弹在2月份的测试中据报道使用了北斗,这是其减少对GPS依赖努力的一部分。与中国在无人机销售等蓬勃发展的军火贸易领域扩张类似,其他因安全原因而不愿使用欧洲、俄罗斯或美国卫星系统的国家,可能会对北斗持好感。

这项长达数十年的努力的完成,是中国长期战略在商业和安全领域取得回报的体现。

Taylor A. Lee是BluePath Labs, LLC的分析师。

Peter Singer是New America的策略师,也是多本书的作者,包括即将出版的《Burn-In: A Novel of the Real Robotic Revolution》。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