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当动物学野外研究员詹姆斯·麦金太尔(James McIntyre)看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凉爽多雨的土地上泥泞中留下的新鲜狗爪印时,他像个小孩一样尖叫起来。这种太平洋岛上难以捉摸的野狗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没有被捕捉到过,而它们仍然存在的唯一证据是 2012 年一位探险导游拍摄的一张照片。
“它们是地球上仅存的少数野狗种群之一,”他说。
麦金太尔,现任新几内亚高地野狗基金会的创始人兼主席,在 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雌雄同体猪时,就开始对这些神秘的狗产生了兴趣。在当地旅行研究期间,他能听到这些生物的嚎叫声,但从未亲眼见过它们。尽管如此,多年来,他一直试图回到这个岛屿,以证明他听到的那种生物,稀有的新几内亚歌犬,不仅仅是一种被炒作的新奇品种。
自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次来到澳大利亚的塔尔加动物园(Taronga zoo)以来,新几内亚歌犬的特别之处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两只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的具有独特特征和可爱毛茸茸尾巴的小狗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动物园的目光,这些小家伙很快就出现在柏林、纽约和圣地亚哥。
乍一看,这些体重 30 磅的捣蛋鬼,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它们与我们家里的沙发狗有什么不同。但它们的嚎叫声是你可能从未听过的(它们没有声带,但能发出旋律优美的声音),而且它们表现出的行为,比如隐居和一夫一妻制,在普通杂种狗中很少见。
在动物园市场上引起轰动多年后,一位德国科学家终于得到了一只已故歌犬的头骨,并确定这些小狗只不过是生活在该偏远岛屿上的村庄狗,佐治亚大学名誉高级研究生态学家、长期野狗研究员、麦金太尔的导师利尔·布里斯宾(Lehr Brisbin)说。歌犬的地位从老虎级别降到了更像家猫的级别。
“从科学角度来看,很多荣耀都消失了,”布里斯宾说。
从那时起,这些狗的分类一直在变化,它们被归类为独立的物种 Canis hallstromi(以当时的塔尔加动物园园长命名),或者仅仅是另一种有严重怪癖的家犬(也称为 Canis familiaris)。
无论如何,今天北美动物园里的歌犬都源自仅有的八只个体。布里斯宾说,许多都追溯到 50 年代最初的两只幼崽,并在 1987 年从一些稀有的野捕动物中引入了少量新鲜基因。
你可以想象,如今动物园里大约 200 只狗,来自如此有限的基因库,已经开始对种群产生影响——大量的近亲繁殖会导致幼崽数量减少和寿命缩短。而且,直到最近,人们几乎没有希望在当前的野外找到它们生存的证据,也没有对保护的希望。
然而,上周发表在 PNAS 上的一项新研究,作者是麦金太尔,表明麦金太尔在 2016 年首次遇到的高地野狗的 DNA 与美国各地动物园发现的“歌犬”的 DNA remarkably 相似。与来自 170 个已知品种和村庄狗的数千个其他犬科动物样本相比,这些生物唯一接近的亲戚是澳大利亚野狗。
“(这些狗)确实是今天在野外生存和繁衍的物种,它们的基因构成与目前地球上的任何狗都毫不相干,”麦金太尔说。
遗传学家,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遗传学家,对该动物的基因组中的 150,000 个遗传标记进行了分析,发现圈养歌犬和野地高地犬之间有超过 70% 的重叠。28% 的差异之谜可能源于多年前发现的少数几只捕获动物的原始多样性不足,或者可能与当地居民有少量近亲繁殖。
“首先,(这些发现)告诉我们,这些高地野狗与美国保育中心饲养的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的合著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遗传学分支研究犬类基因组学的海蒂·帕克(Heidi Parker)说。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强烈的迹象表明,我们今天所知的狗与包含野狗和新几内亚狗的这个分支之间存在早期进化分化。
对于圈养的歌犬种群来说,新鲜的 DNA 简直是天赐之物。麦金太尔说,如果没有帮助,美国歌犬将继续遭受多年的近亲繁殖,并最终灭绝。野狗的遗传变异性很强,可以为圈养种群提供重要的提振。
此外,野狗也能真正被认定为野生的。它们不必再被视为普通的村庄狗了。这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泥泞丛林中可能数千年来生存下来的顽强动物,终于获得了值得保育和保护的特殊地位和真正的野性。
“恰逢其时,我们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进化上重要的物种,它们现在就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麦金太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