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想融入人群或避免不必要的注视,穿上你最闪亮的跨年夜礼服在街上 strut(昂首阔步)大概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一些生物来说,穿戴闪闪发光的华丽色彩可能正是它们不被饥饿的捕食者发现所需要的。
虹彩颜色可以被动物用作隐藏工具的想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伪装之父”艾伯特·泰勒(Abbott Thayer)曾假设,某些生物的万花筒般的色彩可能有助于它们融入背景。但这曾经是一个难以证明的主张。
“当大多数人想到虹彩颜色时,他们会想到孔雀的尾巴和蜂鸟的喉部斑块,这些颜色是为了吸引潜在的配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进化与行为生态学家卡琳·克耶尔斯莫(Karin Kjernsmo)告诉 PopSci。“而不是为了躲避真正的捕食者。”
周四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由克耶尔斯莫领导的研究,终于为泰勒的理论提供了一些证据。在这项工作中,她使用了亚洲宝石甲虫,这是一种常用于珠宝的金属绿甲虫,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可以找到。研究人员将这些甲虫真实的、虹彩的鞘翅放在自然林地环境中,以观察与一组普通颜色鞘翅(只是用指甲油覆盖的宝石甲虫鞘翅)相比,动物是否会注意到它们。
研究人员推测,虹彩甲虫被饥饿路过的鸟类吃掉的可能性要低于它们颜色朴素的同类。但为了确保这确实是因为这些甲虫融入了环境,而不是因为它们发出了闪闪发光的警告信号,人类受试者在进行测试的同一自然区域里,搜寻这些闪闪发光的生物。

克耶尔斯莫说,如果它们的闪耀颜色是警告信号,人们应该很容易发现它们。实际上,与发现高达 80% 的普通颜色甲虫相比,人类受试者只发现了不到 20% 的闪亮甲虫。
克耶尔斯莫推测,“干扰伪装”在起作用,因为虹彩鞘翅的颜色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这种伪装通过投射对比鲜明的图案来打破动物典型的形状或轮廓。但是,要完全理解将这些特殊的闪亮颜色转化为自然隐形斗篷的确切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克耶尔斯莫说,不仅仅是甲虫可能利用这种独特的伪装形式——鸟类、蛇和鱼类都具有一些相同的闪耀色彩方案。“也许我们正开始揭示为什么这些美丽、奇妙多变且带有金属光泽的颜色在分类学上如此广泛分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