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我们知道变暖的北极对依赖其冰层的生物来说是不利的,但这个升温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三倍的地区,人们对其了解仍然很少。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海冰融化对北极哺乳动物的一种不利影响:它有助于它们将病原体传播到新的异域环境中。
这项研究始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2004年,研究人员在北大西洋海獭种群中发现了海豹蝨病毒(phocine distemper virus,PDV)——一种与麻疹和犬瘟热相关的、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海洋动物健康研究员Tracey Goldstein表示,在此之前,她和她的团队认为PDV仅限于大西洋。但他们知道,两年前,北大西洋港海豹种群曾爆发过一次疫情,并怀疑可能存在关联。
“我们想知道,以前不可能发生的动物之间的接触,是否可能将病毒传播到太平洋,”她说。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她的团队查看了2001年至2016年间,这两个地区多种海獭、海狮和海豹的采样数据。他们分析了记录动物是否接触或感染PDV的采样数据,以及关于种群分布的卫星信息。他们发现,北大西洋动物中PDV的暴露和感染非常普遍,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达到高峰。
这些高峰恰逢北冰洋海冰形成量特别低的年份。通常情况下,海冰是分隔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水域的屏障。但在所讨论的这两年中,出现了足够大的开口,足以让有决心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病原体——游过去。“这简直是一场完美的风暴,因为在2002年8月和9月,北大西洋的港海豹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Goldstein说。她说,9月是北冰洋海冰量全年最低的时候。
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PDV的传播方式与麻疹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类似——通过口鼻喷出的飞沫。“很多传播发生在它们都爬上岩石或陆地的时候,”康奈尔大学海洋生物学家Drew Harvell说。“那时,传播病毒的呼吸道飞沫就会传播开来。”
PDV对港海豹来说极其危险,可导致感染者死亡率高达一半。Goldstein表示,其他物种的死亡率要低得多,但这是一种可以影响多种动物的疾病。目前对于北大西洋物种在疫情中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关于该疾病为何在特定年份达到高峰,还有很多未知之处。她怀疑这可能与海冰以及群体免疫有关,当群体中的成员因年老而死亡,并被未接触过病毒的新成员取代时,群体免疫就会减弱。
无论如何,Harvell表示,这都令人担忧。“PDV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为它是一种多宿主病原体,”她说。而且,它可能只是我们快速变化的大海所携带的众多新生物威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