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黏液团”,正式名称为胶质细胞 (Physarum polycephalum),是一种令科学家着迷多年的单细胞黏菌。它可以 自我修复、闻到并找到食物,甚至 解开迷宫。它还有 700 多种性别。现在,它已经进入太空。
周二,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其天鹅座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明天抵达国际空间站 (ISS)。天鹅座上载有 8,200 磅用于国际空间站科学实验的材料,其中包括这种黏糊糊的黏菌。
抵达后,“黏液团”将在欧洲航天局 (ESA) 的主持下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以观察在微重力环境下黏菌的行为如何变化。欧洲各地的 10 至 18 岁学童将参与其中,在课堂上复制黏菌实验,观察他们在地面上的黏菌表现如何。
“黏液团”是一项令人兴奋的“二合一”项目。“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微重力对黏菌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探索行为以及生长,”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该实验的合作伙伴机构)的研究主任、黏菌专家 Audrey Dussutour 表示,据 VICE 报道。“但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参与到有趣、激动人心的科学实验中。”
这并非黏菌首次被用于太空研究。去年,物理学家们意识到,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黏菌会在体内形成类似神秘“宇宙网”的细丝网络,宇宙网是由引力和暗物质组成的、维系着宇宙的复杂结构。
[相关:NASA 将数十只鱿鱼宝宝送入太空]
天体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利用黏菌的行为创建了一个 算法,该算法可以模拟宇宙中暗物质细丝的生长。然后,他们将训练好的人工智能应用于超过 37,000 个星系,并用真实数据进行测试。该算法能够生成宇宙网络的三维地图,天体物理学家希望将来能利用它来模拟遥远星系如何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上。
“令人惊奇的是,虚拟黏菌在几分钟内就能给出非常接近的近似结果,”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计算媒体科学家 Oskar Elek 在一份 声明 中表示。“你可以literally 看着它生长。”
虽然这项新实验可能不如绘制宇宙的无形骨架那样宏大,但它将是首次观察到臭名昭著的“黏液团”在太空中的反应。
“没有人知道它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行为会是什么样,”该项目负责人、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生命科学家 Pierre Ferrand 在接受 Agence France-Presse 采访时说。“它会朝哪个方向移动?它会通过向上还是向侧面进入第三维度?”
未来一周有望解答许多这些问题,并可能揭示更多关于是什么让这种奇特、黏糊糊的“黏液团”发挥作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