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印度“月船2号”月球任务的维克拉姆着陆器尝试着陆于月球南极。在预定着陆前几分钟,与着陆器的通信中断。最近的成像表明,维克拉姆可能已完好无损地着陆,但可能无法通信。无论结果如何,该任务已经证明是成功的,因为“月船2号”仍在绕月轨道运行。
“月船2号”是印度近期太空成就的又一例证。这次探测器被派往执行一项科学任务,但印度在太空领域的成就包括其他军事发展,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对中国的挑战。尽管有人警告“美中太空竞赛”,但我认为真正的太空竞赛正在亚洲上演。
仅在今年,中国和印度都已成功或尝试在月球着陆探测器。这类任务是赢得国际声望的一种方式。但它们也和平地展示了可能用于冲突的能力。从我作为一名太空政策分析师的视角来看,印度的活动,加上其与巴基斯坦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都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印度的太空成就与能力
大多数国际观察家都关注印度核野心,而且是有充分理由的。与核计划一样,印度的太空计划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尽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直到1969年才成立。早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专注于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它专注于自主火箭的开发。自那时以来,印度已经开发了几枚可靠且强大的火箭,包括其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
印度利用其专业知识促进了不断增长的商业太空产业。它将其极地卫星运载火箭的额外载荷出售给商业公司,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它还最近批准创建了一个名为印度国家太空公司(NewSpace India Limited)的私营机构,以促进技术转让和发展太空相关产业。
印度首次月球任务,即2008年发射的轨道器“月船1号”,为发现月球上的水做出了贡献。2014年,“火星轨道器任务”使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之后第四个向这颗红色星球发送任务的实体。当前“月船2号”任务的最终目标是在月球南极部署着陆器和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测潜在的水源。印度还致力于在2022年前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
这些努力主要以民用和和平性质为主。印度转向太空军事用途始于20世纪90年代。印度越来越多地开发自己的军事卫星,提供遥感、跟踪和通信等服务。印度导弹受益于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开发的技术,其日益增长的能力反映了他们不仅对巴基斯坦,而且对中国也感到担忧。
自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以来,两国之间在多个方面发生冲突。两国在有争议的领土边界问题上发生过多次冲突,并且作为由不同意识形态治理的新兴经济体,印度和中国继续争夺地区和国际主导地位。
中国的成就也激励了印度的发展。例如,中国1964年的核试验促使印度于1974年进行了核试验。在太空领域,中国已将其科学、民用和军事活动扩展,拥有活跃的载人航天计划和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2019年1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且最近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凝胶状”物质。
亚洲力量平衡
印度持续感受到来自邻国中国的压力。继中国2008年进行反卫星试验之后,印度开始研发自己的太空武器。2019年3月,印度成功试验了反卫星武器:一枚从地面发射的导弹,摧毁了其在近地轨道上的一颗卫星。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前进行的反卫星试验一样,立即引发了对碎片问题的担忧。尽管如此,印度显然旨在向中国和其他国家传递信息,表明其不仅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卫星,还能摧毁具有威胁性的中国卫星。
这些更具侵略性的举动符合印度近期其他行动。8月,印度撤销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自治权。随后,印度向该地区部署了军队,逮捕了数百名克什米尔政治家,并切断了克什米尔与该地区其他地区的通信联系。
这些行动以及印度的太空活动,并未被巴基斯坦忽视。分析家Mian Zahid Hussain和Raja Qaiser Ahmed写道:“在印度的近地轨道卫星以及主导的侦察和监视能力下,巴基斯坦感到更加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加上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行为,可能会促使巴基斯坦研发反卫星武器和其他太空技术。如果这引发军备竞赛,将给本已脆弱的地区带来更多不稳定。
在与维克拉姆着陆器失去通信后的演讲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表示:“我们为我们的太空计划和科学家,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决心感到自豪。(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公民,也为其他国家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与其他航天大国一样,印度也在寻求改善其技术和生活方式,但进步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担忧。
Wendy Whitman Cobb是美国空军高级航空航天研究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教授。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