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就像钻石或牛肉一样,有严格的分级标准。分数越低越好:根据美国环保署的说法,0到50为“良好”,表明空气中——或者你的肺里——颗粒物很少。但当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101时,“敏感人群”,如儿童、病人、老人或孕妇,应待在室内。当指数超过151时,建议所有人待在室内。
因此,当泰国首都曼谷本月早些时候的AQI飙升至227并一直居高不下时,这就成了一个问题。曼谷出现这种水平的污染并非首次——盐湖城、洛杉矶和北京也曾出现过——但政府官员认为,过滤污染的口罩和居家建议还不够。据《Earther》报道,为了清除雾霾,他们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人工降雨。
雨水是冲刷空气中污染物的方式。当雨滴落下时,它们会收集周围空气中漂浮的分子。2015年发表在《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这个过程中,烟尘和雾霾被带到地面,空气比以前更清洁了。但人造降雨的成功与否尚未确定。
这种造雨过程通常被称为人工降雨,可以追溯到1946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化学家文森特·谢弗发现,可以人工制造云凝结核——水形成的小颗粒。谢弗曾用干冰做实验,但后来的实验涉及驾驶装备有碘化银或碘化铅罐的飞机飞越目标区域。美国军方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这样做过,当时他们秘密地在越南上空播撒云种,希望延长季风季节并赢得战争。
碘化银至今仍很受欢迎。许多地区设有专门的和平时期人工降雨部门。中国气象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此类机构,而泰国皇家雨业和农业航空部则负责曼谷目前的这项工作。就连洛杉矶县也一直在不懈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人工降雨策略补充内华达山脉的积雪。
这些措施可能看起来很极端——好像在扮演上帝来清除雾霾——但看不见的颗粒物会造成一些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空气污染每年导致700万人过早死亡。唯一的问题是,我们不确定人工降雨是否是对这种雾霾的可靠应对措施。观测数据表明,一些当地项目正在起作用——例如,播云实验后积雪明显增多——但长期数据仍在收集中。
我们知道的是,空气污染正在恶化,而贫穷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案例。尽管AQI官方最高为500,但其首都德里的AQI曾达到过999。但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在营火期间,在旧金山度过一天相当于抽10支香烟。
人工降雨可能是减少雾霾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完全不切实际。如果我们真的想减少空气污染,就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首先减少我们排放的化石燃料和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我们必须在所有地方这样做。因为归根结底,我们共享同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