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在大脑中的表现与严重焦虑相同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使某些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

如果你曾经发现,糟糕的睡眠不仅让你感到昏昏欲睡,而且还让你心烦意乱,那么你并不孤单。失眠症患者患焦虑症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而临床焦虑症患者中有 70% 到 80% 的人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清楚这种关系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

上个月在圣迭戈举行的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仅仅一个晚上的睡眠不足就会导致一种大脑活动模式,这种模式看起来很像焦虑。

“睡眠不足会触发同样的脑部机制,这些机制使我们一开始就对焦虑变得敏感——这些区域支持情绪处理,也支持情绪调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 Eti Ben-Simon 说。“如果我们长期睡眠不足,如果我们持续睡眠不足,它可能会使我们对更高程度的焦虑变得敏感,并有助于发展成焦虑症。”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让 18 名健康受试者在他们的睡眠实验室度过了两个晚上:一个晚上完全剥夺睡眠,然后是一个正常的休息之夜。科学家们测量了受试者在每个疗程的晚上和早晨的焦虑水平。当受试者睡眠不足时,他们第二天的焦虑水平会增加 30%,其中一半的受试者达到了临床焦虑症的阈值。

研究人员还深入研究了睡眠不足一夜后大脑中发生的情况。第二天早上,他们将受试者放入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并向他们展示了令人不安的视频片段,例如虐待儿童或老人,以引发情绪反应。在一夜无眠之后,大脑中产生情绪的区域,如杏仁核和背侧前扣带皮层,活动显著增加。这两个区域都会处理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且在焦虑症患者中过度活跃。

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受试者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也减少了。内侧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直接与杏仁核相连的区域,有助于控制负面情绪。例如,当我们试图使自己平静下来时,这个区域就会启动,而这个区域活动减少与焦虑程度增加有关。在这个区域活动下降最多的受试者,焦虑水平也增加得最多,这表明情绪控制在睡眠不足和焦虑之间的联系中尤为重要。

“当我们得到充分休息时,有助于我们调节情绪的区域会帮助我们减少焦虑并保持冷静,而这些区域对睡眠不足非常敏感,”该研究的负责人 Ben-Simon 说。“一旦我们失去一定量的睡眠或整晚的睡眠,这些区域基本上就会离线,我们也就无法触发这些情绪调节过程了。”

好消息是,在受试者获得一夜充足睡眠后,他们的焦虑水平恢复了正常。但重要的不仅是睡眠的数量,还有质量。

睡眠有两个主要阶段:REM(快速眼动)睡眠,即我们在做梦的时候;非 REM 睡眠,通常更深沉、更具恢复性。脑电图(EEG)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人们处于哪个睡眠阶段。在恢复性睡眠之夜后,那些度过了更多深度非 REM 睡眠时间的受试者第二天早晨焦虑程度较低,并且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也更多。

“我们认为,在深度睡眠期间,那些容易受睡眠不足影响的情绪调节机制正在得到恢复,这使得我们能够以较低的焦虑水平开始新的一天,”Ben-Simon 解释说。

焦虑和失眠之间的重叠并非新现象。然而,关于其中一个如何导致另一个以及这两个状况在大脑中的联系是新的。“这项工作表明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睡眠不足会加剧焦虑,而焦虑反过来又会使睡眠更加困难,”未参与该研究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Clifford Saper 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对许多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

深度睡眠在焦虑症中尤其受损,这使得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增强这一睡眠阶段可能有助于治疗焦虑。事实上,一些抗焦虑药物可能通过改善非 REM 睡眠来起作用。然而,一些安眠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实际上并不能增加进入该睡眠阶段的时间。Saper 说,因此,认知行为疗法(CBT),它试图打破睡眠-焦虑的循环,已成为目前可行的最佳治疗选择。

所以,请记住,要始终将睡眠放在首位,因为从长远来看,它比凌晨 3 点做的任何“有益”的事情都要有益得多。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