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参观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我本以为会静静地欣赏它的杰作,但我的视线被一堵智能手机的墙挡住了,它们都在拍摄画作。而当我能找到一块空地时,人们正在自拍,希望留下永久的旅行回忆。
对许多人来说,拍成百上千张照片是假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然后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但这会如何影响我们对过去的真实记忆,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呢?作为一名记忆专家,我对此感到好奇。
不幸的是,关于这个话题的心理学研究迄今为止还很零散。但我们确实知道一些事情。我们使用智能手机和新技术作为记忆的存储库。这并不新鲜——人类在获取知识和记忆时,一直以来都会使用外部设备作为辅助。
写作无疑起到了这种作用。历史记录是集体的外部记忆。关于迁徙、定居或战争的记载,帮助整个民族追溯血统、过去和身份。在个人生活中,写日记起着类似的作用。
记忆效应
如今,我们倾向于将很少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我们将大量信息委托给云端。不仅背诵诗歌几乎不再听闻,即使是最私人的事件,通常也会记录在我们的手机上。我们不再回忆在某人的婚礼上吃了什么,而是滚动查看我们拍摄的所有食物照片。
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拍摄事件照片而不是沉浸其中,会导致对事件本身的记忆效果较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心了。
依赖照片来记忆也有类似的效果。记忆需要经常锻炼才能良好运作。有许多研究记录了记忆检索练习的重要性——例如对大学生而言。记忆对学习来说是,并将继续是至关重要的。确实有一些证据表明,将几乎所有知识和记忆存储在云端可能会阻碍记忆能力。

然而,也有积极的一面。即使一些研究声称这一切让我们变得更笨,但实际上发生的是,我们的技能正在从纯粹的记忆能力转移到更有效地管理我们记忆的方式。这被称为元认知,它是一项对学生也至关重要的综合技能——例如在规划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时。还有大量可靠的证据表明,外部记忆,包括自拍,可以帮助记忆受损的个体。
但是,虽然照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人们回忆,但记忆的质量可能会受到限制。我们可能更清楚地记得某物的外观,但这可能是以牺牲其他类型的信息为代价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照片可以帮助人们回忆起他们在某个事件中看到的东西,但它们削弱了他们对所听内容的记忆。
身份扭曲?
关于个人记忆,存在一些相当深刻的风险。我们的身份是我们生活经历的产物,而这些经历可以通过我们对过去的记忆轻松访问。那么,对生活经历进行持续的照片记录是否会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目前还没有大量的实证证据,但我推测确实会。
太多的图像很可能会让我们以一种固定的方式记住过去——阻碍其他记忆。虽然基于照片而不是真实事件形成的童年早期记忆并不少见,但这并非总是真实的记忆。

另一个问题是,研究已经揭示了自拍和其他许多照片缺乏自发性。它们是计划好的,姿势不自然,有时图像中的人物形象是扭曲的。它们还反映了一种自恋倾向,扭曲了面部,表现出不自然的模仿——做作的灿烂笑容、性感的撅嘴、搞笑的表情或冒犯性的手势。
重要的是,自拍和许多其他照片也是特定态度、意图和立场的公开展示。换句话说,它们并没有真正反映我们是谁,而是反映了我们此刻想向他人展示的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严重依赖照片来回忆过去,我们可能会根据我们想要向他人推广的形象,创造一个扭曲的自我身份。
话虽如此,我们自然的记忆实际上并非完美准确。研究表明,我们经常创造关于过去的虚假记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我们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拥有的身份——并避免关于我们是谁的冲突叙事。所以,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很温和善良——但通过一些重大的生活经历决定自己很强硬——你可能会挖出过去具有攻击性的记忆,甚至完全编造它们。
因此,手机上每天的多个记忆报告,关于我们过去的样子,可能会让我们记忆的延展性和对生活变化的适应性降低——使我们的身份更加稳定和固定。
但这可能会造成问题,如果我们的当前身份与我们固定的、过去的身份不同。这是一种不舒服的经历,正是“正常”的记忆功能旨在避免的——记忆是可塑的,这样我们就能有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非矛盾叙事。我们希望认为自己拥有某种不变的“核心”。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自主感和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对拍照的痴迷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和不舒服的身份差异。
思考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和功能,这很有趣。只要我们意识到风险,我们大概就能减轻有害影响。让我不寒而栗的是,我们可能会因为智能手机普遍的故障而丢失所有那些珍贵的照片。
所以,下次你去博物馆时,花点时间抬头看看,体验一下这一切。万一那些照片丢失了呢。
Giuliana Mazzoni是赫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