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蜗牛不是快速的决策者。事实上,它们做什么都不快。但根据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经常锻炼的蜗牛更有决断力。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让蜗牛去锻炼?
这项实验所用的蜗牛,学名为“大池塘螺” (Lymnaea stagnalis),生活在淡水中。它们靠呼吸空气,但需要待在水里或水边才能防止脱水。它们还利用水的浮力来支撑其相当大的外壳。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时利用了这一特点。
让蜗牛锻炼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创造一种可怕的“中间地带”。在仅一毫米深的水中,大池塘螺能获得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但又不足以支撑其外壳的重量。误以为能找到更深的水,蜗牛就会原地打转、爬行,却不知道根本没有解脱——至少在这项实验里是没有的。
科学家们让大池塘螺在这种“地狱般的”环境中待了两个小时,然后将它们置于更严峻的境地。这个被精巧命名为“测试区域”的地方,是一个干燥、空旷的平面。这对大池塘螺来说是致命的。它需要水才能生存,所以它会试图通过缓慢地盘旋来探索周围环境,然后选择一个方向,快速(或者说以蜗牛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出发,来寻找水源。
在测试前被允许在深水中放松的蜗牛作为对照组,它们花费了更多时间漫无目的地游荡,然后再决定去向。而那些在陆地上爬行了两个小时的蜗牛则显得更加果断。它们最初不确定的动作更少,更快地选择了方向,并且比对照组蜗牛更快地离开了测试区域。
所有这些对蜗牛的“折磨”都是为了理解运动益处在进化上的根源。体育活动能改善包括决策能力在内的其他生理功能,这在多种哺乳动物身上都有体现。在蜗牛身上发现这种联系,表明其进化根源可能比哺乳动物这一分支还要古老。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可以开始理解负责改善运动相关功能的神经元网络。软体动物(包括蜗牛)是神经科学中最有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因为它们拥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很多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开创性研究都来自于一种名为“斑海兔” (Aplysia) 的巨型海蛞蝓。
运动中的软体动物可能是理解复杂运动科学的关键之一。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更多对蜗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