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口香糖、含块薄荷糖、做几个夸张的哈欠——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旅客们常常会尝试这些方法来避免随着高度变化而出现的奇怪的耳朵“砰”声。好消息是,这种不适感仅仅是一种正常的、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
“这绝对是你的身体为了平衡压力而设计的一种自然方式,” Patricia Gaffney 说。她是一名听力学家,也是美国听力学会的主席。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过程会迅速且无并发症地解决。
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砰”声,又是因为什么呢?Gaffney 详细介绍了飞机飞行期间我们耳朵里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耳朵会“砰”的一声?
我们的耳朵由三个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可见的耳垂和耳道。鼓膜将外耳与充满空气的中耳隔开,中耳包含三块微小的骨骼和咽鼓管。咽鼓管是一条狭窄的通道,连接中耳和上喉咙,即鼻咽部。内耳则包含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耳蜗,以及控制平衡的前庭系统。
当我们的耳朵“砰”的一声时,这种感觉来自于咽鼓管。
“[咽鼓管] 的全部作用就是帮助保持耳朵外侧和中耳之间的压力平衡,” Gaffney 说,她同时也是佛罗里达州诺瓦东南大学的听力学教授。
中耳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压平衡对我们耳朵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中的气压低于外部气压时,就会产生负压。这种负压会将鼓膜向内拉,降低其振动能力,使我们的听力听起来闷闷不乐,直到压力恢复平衡。
在我们日常活动中,当我们吞咽、打哈欠或说话时,咽鼓管会短暂地打开,帮助平衡这些微小的气压变化。但飞机上的快速高度变化——或者在潜水或爬山时——则呈现出不同的情况。Gaffney 说,这些变化会造成显著的压力差异,因为外部气压的变化速度比中耳内部的压力变化快。咽鼓管会强制打开以平衡这些压力,从而产生我们熟悉的“砰”声。

如何应对耳朵“砰”声
旅客可以使用一些久经考验的策略来管理耳压,让咽鼓管自行打开。对于婴儿和幼儿,在起飞和降落时吸吮安抚奶嘴或喂食可以帮助缓解他们小耳朵的压力,让他们更舒适。Gaffney 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嚼口香糖、含糖果和故意打哈欠都有帮助。
Gaffney 说,旅客还可以尝试通过所谓的瓦氏动作(Valsalva maneuver)来强制打开自己的咽鼓管。做法是:深吸一口气,闭上嘴巴,捏住鼻子,然后轻轻地从鼻子里呼气。“有时候,如果[咽鼓管]非常紧绷,你甚至会听到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因为一点空气会涌进去,”Gaffney 说。
她说,一种名为 EarPlanes 的非处方产品也可能有所帮助。这种特殊的耳塞有助于平衡压力。“有些人觉得它非常有帮助,”她说,但也有人“觉得帮助不大。”
当压力过大时
某些状况会让你的咽鼓管更难稳定压力失衡。咽鼓管的底部——也就是它通常关闭的地方——可能会变得发炎或肿胀,尤其是在我们感冒或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Gaffney 说,这种炎症使得咽鼓管更难打开和关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生病时经常说耳朵感觉堵塞或无法“砰”开的原因。
如果患有感冒或过敏症状的 人 乘坐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气压变化会让平衡耳压变得更加困难。Gaffney 说,在严重的情况下,当压力差变得过大而咽鼓管无法正常打开时,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但她强调,“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通常是发生在已经患有感冒或某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身上。”
最近一次她带着鼻塞乘坐飞机时,Gaffney 就依靠瓦氏动作来缓解不适。“我当时快要生病了,耳朵也很痛,”Gaffney 说。“整个飞行过程中,我一直在尝试用瓦氏动作”来平衡耳朵的压力。
对于那些持续经历耳压问题的人,耳鼻喉科医生可以评估他们是否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她表示,患有慢性问题的人可能会接受鼻喷剂等治疗以减轻炎症。
但总而言之,虽然耳朵“砰”的一声可能感觉有点奇怪,但这通常只是飞行过程中短暂的副作用。所以,准备点口香糖,练习打哈欠,然后让你的咽鼓管去做它们被设计出来的功能吧。
这个故事是《流行科学》“有问必答”系列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回答你最离奇、最烧脑的问题,从普通到怪诞。有什么你一直想知道的事情吗?问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