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微型恒星爆发,它发生在某些恒星表面的孤立区域:他们将这种核爆发命名为“微新星”。
到目前为止只观测到了三例微新星——它们都爆发在白矮星上,这些神秘的天体不像其他恒星类型。小型、致密的白矮星是由死亡恒星的残余核心组成的。当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耗尽燃料并喷出大部分物质后,留下的就是它们。由于其半死亡的起源故事,白矮星赢得了“僵尸星”的绰号。微新星是僵尸星最新的不寻常特征,该发现于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微新星,就像新星或超新星一样,是核聚变的结果:当两个氢原子结合形成氦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整个过程更小、更快——一次微新星可能持续长达几个小时,而一次典型的新星则持续数周。
“这表明夜空是多么的充满活力,”英国杜伦大学的天文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Simone Scaringi 告诉《The Verge》。“如果你没有在正确的时间看正确的地点,事物变化得非常快。”
[相关:哈勃望远镜发现有史以来最遥远的恒星Earendel]
当 Scaringi 和他的团队首次观测到微新星时,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他们注意到一颗白矮星在零星的时刻会爆发光芒,持续大约 10 小时。但这个事件太暗淡、太短暂,不可能是普通的新星。他们还在另外两颗白矮星上观测到了类似的现象。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天文学家、新研究的合著者 Paul Groot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微聚变炸弹”的强度大约是新星爆发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得名“微新星”。他还补充说:“我们现在第一次看到氢聚变也可以以局部的方式发生。”
微新星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白矮星强大的磁场。这些小型、致密的恒星可能会从邻近的恒星那里吸引氢,并将这些物质集中到它们的磁极。氢在那里堆积,直到达到一个阈值,触发一次小型但强大的热核爆炸。
这一新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恒星爆发如何发生的理解,但还需要进行广泛的后续研究和大规模调查——还有太多未知。该团队希望后续的测量将揭示更多关于这些事件性质的信息,例如它们的频率以及触发微新星爆发的确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