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们以掠夺和征服而闻名,维京时代的生b>活在经济方面要复杂得多。 维京人必须支付罚款,而他们金融系统的复杂性甚至体现在银戒指上。他们非凡的财富也比学者们曾经认为的走得更远。
十多年前在英格兰北约克郡发现的一批维京时代宝藏中的一部分白银并非来自当地的袭击。相反,一些金属是通过跨越 3000 多英里、远至今日伊拉克和伊朗的长途贸易网络运抵英格兰的。这些发现详细记录在一项于 8 月 11 日发表在《考古测量学》杂志上的新研究中,并增加了关于维京经济复杂性的研究成果。
什么是比德尔宝藏?
2012 年 5 月,一群金属探测爱好者在北约克郡发现了 29 块银质锭(或条)、几件精致的项圈、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剑柄和其他物品。这些物品被带到英格兰约克的约克郡博物馆,可追溯到维京时代的9 世纪末或 10 世纪初。
虽然军事活动和袭击为斯堪的纳维亚掠夺者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武力统治可能只是维京人更广泛经济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可能包括商业交易、熔化进口硬币,然后将这些白银重新铸造成标准化硬币和珠宝,在以金属重量为基础的斯堪的纳维亚金属货币经济中流通。比德尔宝藏展示了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运作——将贵金属藏起来就像良好的银行操作一样。

一项经济分析
对于这项新研究,该团队使用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大部分白银来自西欧,可能是通过袭击或赎金获得的盎格鲁-撒克逊和加洛林硬币。然而,相当一部分来自一种名为迪拉姆的伊斯兰银币。这些迪拉姆很可能通过斯堪的纳维亚贸易路线运往当今的英格兰。
研究小组表示,比德尔宝藏展示了在 800 至 1150 年的维京时代,英格兰不同文化和经济体是如何融合的。分析还证实,掠夺并非维京人获取财富的唯一方式。他们还参与了横跨欧洲数千英里并延伸至中东和中亚的广泛商业网络。
“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维京人视为掠夺者,他们搜刮修道院和其他富裕场所以寻求财富。对比德尔宝藏的分析表明,这只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牛津大学研究维京人的考古学家、研究联合著者简·克肖(Jane Kershaw)在一份声明中说。“维京人确实进行掠夺和抢劫——其中一些财富保存在宝藏中的戒指和银锭中。但他们也从连接北欧和伊斯兰哈里发的长途贸易路线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当他们在英格兰建立定居点时,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伊斯兰白银。”
[ 相关:维京人的嘴巴真是太糟糕了。]
金属来源
该团队结合使用了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在比德尔宝藏中确定了三种主要的白银来源:西欧硬币、伊斯兰迪拉姆以及混合了这两种来源的混合来源。九个银锭,约占宝藏白银的三分之一,通过地球化学分析与伊斯兰哈里发(大致相当于现代伊朗和伊拉克)铸造的白银匹配。这种中东白银很可能通过被称为 Austrvegr 的东方贸易路线运往斯堪的纳维亚,然后最终抵达英格兰。
研究结果还表明,斯堪的纳维亚和英格兰的维京金属工人使用当地可用的铅精炼了部分比德尔宝藏的白银。一些铅可能来自北彭宁山脉,这是一个横穿英格兰北部的一系列山丘,这表明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术和本地生产。一个由多股扭曲的杆子组成的、来自宝藏的大型项圈,很可能是在北英格兰使用东西方混合白银铸造的。
“我喜欢想象,如今作为北约克郡一个典型的英式集镇的比德尔,在维京时代却是更广泛的欧亚维京经济的中心,”克肖补充道。“维京人不仅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取财富,他们还在掠夺和定居时带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