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融化方式并非总是相同——这些视觉效果证明了这一点

物理学家通过控制周围水的温度,将冰塑造成不同的形状。
Iceberg melts into various shapes
一项新研究表明,冰山和冰川融化成的形状由水温决定。Kristoffer Brink Jonsson 供图(Pexels)

我们熟悉的“水”具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鉴于其普遍存在,这些特性很容易被忽视。与大多数其他液体不同,水在冷却到 4°C 以下时会膨胀,因此接近冰点的水会浮在较热的水之上,这与解释“热空气上升”这一常见流体动力学概念相反。这些涡流模式会在融化的冰中形成各种形状。正如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报道的那样,其结果是,冰柱在水下会根据其浸入的水温融化成不同的形状。

Underwater ice melts into a pointy shape or a scalloped shape
融化的冰会根据周围水的温度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纽约大学应用数学实验室

由物理学家兼数学家 Leif Ristroph 领导的研究,考察了在 2°C 到 10°C 的水浴中,垂直冰柱的融化情况。在 4°C 以下,冰会逐渐融化成一种尖锐而光滑的悬垂尖牙状结构——较冷的水沉到底部,加速了冰柱下部的融化速度,而上部融化较慢。

在 7°C 或更高的温度下,几何形状则发生了反转:这次出现了一个尖塔,这是因为较热的水会上升,加速了冰柱上部的融化。

在 4°C 到 7°C 之间的中间水温下,出现了更复杂的形状。较热的水层和仅略微冷一些的液体形成了复杂的流动模式,例如在冰表面附近出现垂直的涡流柱。因此,冰上留下了起伏的波峰和波谷。

[相关:北极冰减少可能导致美国野火增多]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融化过程的复杂性,还使得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冰块的形状来推断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不断升高的温度如何影响自然冰体。当冰山和冰川融化时,它们留下的冰状结构可能蕴含着周围环境的信息,暗示着其周围的温度,而这些温度又反过来受到全球变暖日益增长的影响。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Shi En Kim Avatar

Shi En Kim

编辑实习生

Shi En Kim(她通常被称为 Kim)是一位马来西亚出生的自由科学作家,也是《科学美国人》 2022 年春季的编辑实习生。她广泛撰写各种主题,从蜘蛛网的奇特用途(无论是人类还是蜘蛛本身)到外太空的垃圾收集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