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逢北半球夏至日来临之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DKIST)发布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太阳新图像。来自“地球上最大、最强大的太阳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展示了太阳大气层中等离子体的运动、太阳黑子区域的复杂细节以及太阳剧烈翻腾的对流单元。DKIST 的第一代仪器之一——可见光宽带成像仪,拍摄了这些于 5 月 19 日公之于众的太阳快照。
图像中的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光球层上黑暗、凉爽的区域。尽管太阳黑子寿命短暂,但此处存在强大的磁场。太阳黑子的尺寸各不相同,但许多大约有地球大小,甚至更大。成群的太阳黑子可能爆发成太阳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CME)等爆炸性事件,后者会产生太阳风暴。耀斑和CME会影响太阳最外层的等离子体层——日球层,这些扰动影响深远,甚至会干扰地球的基础设施。
[相关:太阳色球层在这些新图像中呈现出金色调。]
太阳黑子活动也与大约 11 年的周期有关。在一个周期内,太阳黑子和耀斑活动会达到峰值——太阳极大期,此时太阳的南北极会发生交换。然后活动减弱,在太阳极小期降至几乎为零。我们最近的太阳周期,即太阳周期 25,始于 2019 年,目前正处于上升期:预计下一个太阳极大期将出现在 2025 年。
天文学家和太阳物理学家尚不清楚是什么产生了太阳黑子或驱动了这些太阳周期,但了解更多信息有助于地球应对 CME。这些抛射物会抛射出巨大的带电粒子云,撞击地球的磁场,影响卫星、无线电通信,甚至电网。
不过,并非所有CME都会造成破坏。有些会引起北半球绚丽的北极光(或称极光)和南半球的南极光。四月份,一次 CME 产生了严重的地球磁暴。虽然这次磁暴并未造成干扰,但它产生的北极光在亚利桑那州以南都可以看到。
这些图像还显示了太阳宁静区域的对流单元,其大小可达 994 英里,分辨率高达约 12 英里。对流单元赋予了光球层(太阳的可见表面)一种斑驳的爆米花状质感,因为滚烫的等离子体从单元中心升起,然后流向边缘,接着冷却下沉。

在太阳大气层的各层中,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色球层有时会有称为纤维状体或日珥的黑色、发丝状等离子体。它们直径从 125 到 280 英里不等,并且从光球层喷发到色球层,持续时间仅几分钟。
在未来几年里,随着太阳望远镜投入全面运行,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这些单元和其他太阳特征的令人惊叹的图像。DKIST 是为纪念已故夏威夷参议员丹尼尔·井上而命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望远镜,直径为 13 英尺。它坐落于茂宜岛的哈雷阿卡拉山(“太阳之屋”)的山顶。它目前处于运行调试阶段,即天文台的学习和过渡期。科学家们将利用太阳望远镜捕获前所未有细节数据的独特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太阳的磁场和太阳风暴背后的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