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二次从国外输入的猴痘病例已抵达美国。一名刚从尼日利亚旅行回来的旅行者在马里兰州被诊断出患有猴痘,目前正在隔离中康复。
尽管猴痘可能是一种致命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高达十分之一的人类猴痘病例是致命的——但马里兰州卫生部表示,感染者症状轻微。该机构还表示,“目前不建议公众采取任何特殊预防措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正在与国际卫生机构、运载该旅行者的航空公司以及州和地方卫生官员合作,追踪任何可能接触过该病毒的人。该机构表示,由于“飞往美国的航班上的旅客在飞机以及美国机场都必须佩戴口罩”,猴痘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很低。
猴痘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很严重的疾病,由一种与天花病毒相似的病毒引起,但猴痘病例通常较轻。潜伏期通常为五至二十一天。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大。之后,脸上和身体会出现皮疹,然后变成病变、脓疱,最终结痂。感染可持续两到四周,当脓液中的病毒物质接触到开放性伤口时,或通过短暂的呼吸道飞沫,猴痘就可以传播。通常,需要进行身体接触或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能传播该疾病。
该疾病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最早是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的,但该疾病的原始动物储存库尚不清楚。除了人类,在许多动物身上也发现了猴痘病毒感染,包括松鼠、冈比亚鼠、睡鼠和多种猴子。根据CDC的数据,人类猴痘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其他非洲国家每年也有较小的疫情暴发。据CDC称,非洲以外的人类猴痘感染已发生过六次——2003年美国有47例,2018年美国有3例,以色列有1例,2019年新加坡有1例,2021年英国有3例,现在美国有2例。
今年美国的首例猴痘病例发生在夏季,同样是一名从尼日利亚返回的旅行者。在确认病原体为猴痘后,CDC监测了27个州的200多人,最终得出结论,没有其他人被感染。
由于猴痘没有特效药,因此大多数对抗该疾病的努力都集中在预防和疫情管理上。然而,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猴痘,其有效性约为85%。但由于天花已经根除,世界各国政府已停止常规天花疫苗接种,这可能正在助长近年来尼日利亚猴痘病例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