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像三角龙和霸王龙这样的大型恐龙统治着北美,并且至今仍是电影关注的焦点,但它们并非地球上唯一的恐龙。它们的一些远亲实际上称欧洲为家。这些动物比它们在美洲的表亲小得多,但正获得一些新的关注。一篇最近发表在《化石记录》杂志上的新论文深入探讨了这些岛屿恐龙的生活。
[相关:西班牙出土了一种新的巨型棘龙物种。]
在 1 亿到 6600 万年前(也称为晚白垩世),欧洲与今天大不相同。现在的欧洲大陆实际上是一个群岛,由浅热带海中的大小岛屿组成。部分由于它们在这些岛屿上的隔离,这里生活的恐龙种类与大陆上的不同。它们包括小型和中型兽脚亚目恐龙、凶猛且带盔甲的甲龙、拥有标志性长颈的蜥脚类恐龙、鸭嘴龙以及齿龙。
根据这项研究,齿龙科是晚白垩世欧洲群岛中的一个关键类群。它包括通常体型较小到中等(至少以恐龙的标准衡量)的食草动物,体长约为 6.5 到近 20 英尺。
“它们可能是习惯性双足食草动物,特征是体型相当粗壮,后肢强壮,前肢短小,尾巴长,头骨相对较大且呈三角形,向前逐渐变细,末端呈狭窄的口鼻部,”论文合著者、图宾根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 Felix Augustin 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它们拥有相对坚固的头骨,强壮的下颌,大牙齿和一个由角质覆盖的尖喙,表明这些恐龙非常适应啃食坚韧的植物。”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它们相当群居,因为发现了多具不同年龄个体的化石聚集在一起。齿龙或“齿龙”恐龙的化石也仅在欧洲发现,年代可追溯到 8600 万到 6600 万年前,这表明它们是晚白垩世欧洲群岛的特有物种。

科学家们在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发现了来自九个不同物种的化石。
“第一个齿龙物种是在 150 多年前被科学命名的,最后一个是在 2022 年 11 月才命名的,所以,尽管这个类群拥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但我们对它仍有许多未知,”Augustin 说。“总的来说,我们对恐龙世界的描绘严重偏向于众所周知的北美和亚洲恐龙。”
[相关:恐龙是温血还是冷血?也许两者都是。]
西欧的齿龙在 6900 万年前灭绝,可能是由于影响其食物植物的环境变化。然而,东欧的齿龙又存活了数百万年,是白垩纪末期最后存在的非鸟类恐龙之一。
晚白垩世的恐龙化石在欧洲部分地区的发现比在北美或亚洲更为稀少,科学家们仍在寻找完整的齿龙骨骼。尽管它们在欧洲白垩纪时期数量众多,但古生物学家仍然对它们身体比例、姿势、运动和进食行为等细节感到困惑。
Augustin 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各地发现了大量新的、通常保存完好的齿龙化石,其中大部分仍有待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联合研究项目,以研究现有的化石材料,从而获得关于这些迷人但仍知之甚少的恐龙的进化和生活方式的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