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们正在接近希格斯玻色子的极短寿命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粒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了解它的所有性质。
构成高 49 英尺、长 69 英尺的 CMS 仪器中心的电磁量能器和强子量能器。Enrico Sachetti

1.6 x 10-22 秒:根据理论,这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它是亚原子世界中最受追捧的粒子之一。这个时间如此之短,以至于在你看书的设备发出的光线到达你的眼睛之前,可能有数以万亿计的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诞生和死亡。

物理学家们正在现实世界中精确测量这个寿命。通过仔细研究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粒子加速器(LHC)的数据,科学家们已将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缩小到大约 1.6 x 10-22 秒左右。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 LHC 的探测器之一 CMS 的数据。他们的工作是一项重大的进展——这表明,在希格斯玻色子发现近十年后,关于该粒子仍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这是一个很好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加州 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粒子物理学家 Caterina Vernieri 说,她过去曾与 CMS 合作过,但并未参与这项最新研究。

希格斯玻色子是许多粒子拥有质量的原因,简单来说,这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称为“量子场”和“对称性破缺”。它最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提出理论——其命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但它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

将粒子以越来越高的能量碰撞在一起是发现它的关键,这得益于 LHC,粒子在长达 17 英里的环形隧道中绕行,该隧道位于法瑞边境。LHC 于 2008 年投入使用。2012 年,在那里工作的物理学家发现了可能属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指纹”;到 2013 年底,他们确定他们的结果并非偶然的统计噪声。

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结束了。但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粒子——或任何其他东西——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了解它的所有性质。

[相关:可能改变粒子物理学的发现内幕]

在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前的几十年里,理论物理学家们预测了它的许多性质。如果这些理论预测与科学家最终发现的吻合得很好,那么这将是希格斯玻色子符合现代粒子物理学理论——即所谓的标准模型——的进一步证据。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宇宙在最微小尺度上的运行方式。

然而,科学家们试图研究那些并不轻易显露自身的事物。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的粒子,除了体积微小之外,可能只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现,然后就会衰变成一堆其他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非常短,”Vernieri 说。“所以在我们的实验中产生希格斯玻色子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测量到希格斯玻色子,也看不到希格斯玻色子,而是看到它衰变成其他粒子的‘残骸’……”

因此,CMS 的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 LHC 在 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进行的实验数据。通过观察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的粒子,他们可以回溯并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具有的质量范围。由于量子原理中的不确定性原理,这个范围与粒子的寿命成反比——从而允许物理学家从前者计算出后者。

根据他们的计算,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在 1.2 x 10-22 秒到 4.4 x 10-22 秒之间。这是迄今为止对希格斯玻色子寿命最精确的估计,与理论家预测的 1.6 x 10-22 秒的数值非常吻合。

然而,对于某些物理学而言,这还不够精确。

例如,有一种可能性是,希格斯玻色子会衰变成一种奇异的、目前未知的奇异粒子,而标准模型并未将其考虑在内。这将影响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但影响如此之小,以至于即使是这项计算也无法检测到。

“这将是寿命值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变化,”Vernieri 说。“所以我们确实需要非常精确地测量寿命。”

幸运的是,粒子物理学家认为他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随着未来 LHC 运行数据的积累和新的分析思路,测量精度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提高,”CMS 的物理学家 Pascal Vanlaer 在一份声明中说。

根据计划,下一次运行中的第一次运行并不遥远。自 2018 年以来,LHC 一直处于名为“长停工 2”的长时间关闭状态。在此期间,对粒子对撞机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周边设施进行了一系列升级。由于 COVID-19 导致时间表受到干扰,该粒子对撞机目前定于 2022 年 2 月重新启动。

而且,关于希格斯玻色子,我们仍然有许多未知之处——从它是如何产生的,到它如何与其他粒子反应,再到它如何与自身相互作用。要确定这些特性,即使是 LHC 也可能不够灵敏。

“我们在 LHC 每次十亿次碰撞中才会产生一个希格斯玻色子,”Vernieri 说,而且,很多时候,试图看到希格斯玻色子意味着需要在一大片其他粒子中搜寻。“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很难精确地研究粒子产生。”

Vernieri 说,关键将是拥有一个更清洁的环境来更高精度地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也许,那将是 LHC 的一个拟议的后续项目的任务。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Rahul Rao Avatar

Rahul Rao

特约撰稿人,科学

Rahul Rao 自2021年初以来一直是《科学美国人》的实习生和特约科学作家。他报道物理学、太空、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领域以及其他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