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彩色宝石的行业术语是“彩钻”,这使得这颗稀有的20.46克拉、产自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蓝钻成为一颗“浓彩深蓝色”宝石。但即使这样也可能低估了这颗宝石的光彩,它比99.98%的其他所有开采出的钻石都要出众。
这颗不寻常的大钻石上周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新展览上亮相,它的大小约等于一颗带壳的杏仁。它可能形成于地下415英里(约668公里)以下,位于地幔过渡带。这颗宝石于2018年5月在博茨瓦纳的奥拉帕矿被奥卡万戈钻石公司发现。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颗宝石的色泽:它呈现出蔚蓝的光芒,这归功于源自海水的硼。通常情况下,钻石含有的氮元素比硼元素多,因为氮在环境中更为丰富,而硼通常不存在于形成矿物的地壳深处。但奥卡万戈蓝钻打破常规,硼与氮的比例更高。
[相关:钻石揭示了地球早期大气层]
那么,元素编号为5的硼是如何融入这颗钻石的呢?海洋含有硼,通过俯冲作用被循环到基岩和地幔中。当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并滑到其下方时,硼会被驱动到过渡带更深处。这些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掩埋,最终可能出现在钻石中。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地质学和宝石矿物学展厅的馆长、地质学家乔治·哈洛表示:“这是支持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的解释的又一证据。”

哈洛说,科学家们仅在过去50年才了解俯冲作用,因此奥卡万戈蓝钻形成背后的这一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这一主要行星过程的早期认识。然而,这颗钻石化学成分的确切原因仍然让矿物学家感到困惑。哈洛说:“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氮的含量如此之低。”含氮量较高的钻石会呈现黄色,因此近乎完美的奥卡万戈蓝钻是一项重大的发现。
在行业找到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如此出色的宝石之前,“彩钻”将继续用于描述奥卡万戈蓝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