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发现了古代保存得令人惊讶的紫色染料

爱琴那岛在青铜时代曾是染料制造的热点。
Bronze Age ruins on the Greek island Aegina, surrounded by sparkling blue waters and mountains
2012年的爱琴那科罗纳遗址。希腊的这个岛屿在青铜时代晚期是主要贸易网络的一部分。巴黎·洛德龙大学,古典学系,科罗纳遗址发掘

考古证据表明,人类对各种色彩的喜爱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青铜时代晚期,染料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商品。如今,一个考古学家团队认为,希腊的爱琴那岛曾是一个紫色染料工坊的所在地。这些发现被描述在一项发表于6月12日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的研究中。

在许多文化中,紫色都与皇室和地位联系在一起,因为紫色染料价格昂贵。了解这些染料的生产过程有助于考古学家解读当时的文化和贸易。

这项新研究中,来自奥地利萨尔茨堡巴黎·洛德龙大学的研究人员团队,对位于萨罗尼克湾的、已有5000年历史的爱琴那科罗纳遗址进行了研究。在中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800年)到青铜时代晚期早期,人们在这里居住着大型聚落。

[相关:青铜时代迈锡尼的生活细节可能藏在井底。]

“在那个时期,科罗纳角上发展出了一个密集的城镇,其坚固的防御工事既起到了防御作用,也具有象征意义,”该研究的合著者、考古学家Lydia Berger告诉Popular Science。“居民们生产了许多不同的产品,包括农牧产品,以及高质量陶器等手工艺品。”

科罗纳在爱琴海贸易网络中也拥有良好的联系。这些文明的陶器可以在爱琴海世界的许多地方找到,该区域包括如今希腊爱琴海周边居住的社会。

“爱琴那人知道如何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将其作为海上贸易的运输路线、防御手段以及食物和原材料(如紫色染料)的来源,”Berger说。

研究团队通过三个主要证据得知该遗址存在染料工坊。第一个是保存在陶瓷碎片上的紫色颜料。这些很可能是染料容器的残余物。据Berger介绍,这些颜料的质量极高,即便在3600年后,至今仍可用于染色衣物。他们还在该聚落发现了染色工具,包括研磨石和一个废弃坑。最后,该聚落还发现了被压碎的蜗牛壳,这些蜗牛的体内可以提取色素制成染料。

purple snail shells used to make dye
来自爱琴那的紫色蜗牛壳(Hexaplex trunculus)。来源:Lydia Berger,巴黎·洛德龙大学,古典学系。

对蜗牛壳和颜料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该工坊主要使用了一种地中海蜗牛,即镶边骨螺(banded dye-murex)。

“紫色染料是从某些海螺的腺体分泌物中提取的,它能使染色的物品呈现深紫、淡紫或深红色,”Berger说。“提取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蜗牛和一定的技术知识。主要证据表明是用于纺织品染色,但这种颜色也用于壁画等。”

用紫色染色的纺织品也会更有价值,因为染色过程需要更多的工作和材料。

[相关:人类是如何在数千年前创造色彩的。]

“然而,在青铜时代没有迹象表明紫色是权力的象征,或者紫色衣物仅保留给精英或统治者,就像罗马或拜占庭时期那样,”Berger说。

此次发掘还发现了许多来自幼年哺乳动物的焚烧骨骼,主要是羔羊和小猪。研究团队认为,这些可能是作为精神祭品而献祭的动物,用于保护染料生产地。这种习俗在其他文化遗址中也有记载,但这些骨骼与染料生产的确切联系尚不完全清楚。

未来的研究可以包括将这些发现与青铜时代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以展示捕捞方法的变化或过度捕捞导致的蜗牛种群数量变化如何影响了染色和贸易过程。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