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鳞还是光滑?这长期以来一直是古生物学中关于蛇颈龙的持久问题之一。尽管专家们对它的饮食、大小和大致栖息地有所了解,但这种水生爬行动物的皮肤特征仍然是个谜。但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对一块罕见的蛇颈龙标本的化石软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现在他们认为终于可以回答这个已存在数十年的问题:实际上,这只距今1.83亿年的恐龙近亲的皮肤兼具两者特征。
“蛇颈龙(Plesiosauria)的经典复原形象,包括长颈、紧凑的身体和四只推进鳍状肢,近200年来基本没有改变。然而,这些著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的实际外部外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该团队在其2月6日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论文中解释道。

古生物学家曾检查过其他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化石软组织,包括古代海龟和鱼龙。迄今为止,已知的化石组织样本仅有约八个,蛇颈龙的研究难度更大。正如《New Scientist》周四报道的那样,这尤其如此,因为大多数标本都保存在禁止使用可能具有破坏性的成像工具的博物馆中。但古生物学家终于有机会研究MH7这个化石组了——尽管为此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MH7的85年从挖掘到实验室分析的历程始于1940年,当时德国古生物学家首次在采石场发现了它的化石。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续的危险,MH7随后被重新埋葬在一个花园里,以保护它免受意外损坏。战争结束后,研究人员再次挖掘出化石,但这次将其运往附近的霍尔兹马登的Urwelt-Museum Hauff妥善保管。
2020年,隆德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终于安排组装和准备这具距今1.83亿年、长11.5英尺的MH7,以便进行有史以来第一次详细的组织检查。研究人员首先使用超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处理并消毒了化石的薄切片。然后,他们将脱矿化的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透射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红外显微光谱等技术对样本进行了检查。
该团队最初推测蛇颈龙的皮肤可能具有像鱼龙那样光滑无鳞的特征,但他们对发现的结果感到惊讶:皮肤兼具鳞片状和光滑状。更具体地说,它的鳍状肢似乎有鳞片状部分,而身体和尾巴的其他部分是无鳞的。研究人员推测,有纹理的鳍状肢使该动物在海底捕食时能更好地移动,而光滑的部分则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总而言之,蛇颈龙的皮肤很可能看起来像今天的绿海龟和棱皮龟的混合体。
这种组合对蛇颈龙来说是成功的。尽管尾部皮肤表明身体光滑,但该团队写道,“鳍状肢后缘的鳞片无疑起到了某种功能作用”,并补充说,整体解剖结构“在蛇颈龙作为最成功的古代鳍足爬行动物之一的漫长进化过程中赋予了它们选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