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粉者的困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而易见。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记录蜜蜂和蝴蝶数量的下降,这表明许多地方嗡嗡作响的昆虫正在逐渐消失。
对蜜蜂而言,威胁众多,包括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和集约化农业。随着开花植物田地被转换为道路和条状作物,野生授粉者的食物来源日益减少。当昆虫在农田中觅食时,它们会因食物来源多样性不足而营养不良,并接触到农业化学品。在美国,作为一种经过驯养的非本地物种,蜜蜂被运往许多农场进行授粉,但仍然面临营养不良、病虫害和病原体的威胁。
《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分析表明,这些威胁中的一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时,造成的蜜蜂死亡数量比单独一种威胁的组合还要多。事实证明,农业化学品的混合物可能对蜜蜂死亡率产生协同效应。换句话说,死亡的蜜蜂数量比仅仅将化学品的效果相加所预期的要多。
该论文的作者分析了 90 项研究,这些研究总共记录了 356 种相互作用的蜜蜂压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化学品组合、营养问题和寄生虫。每项研究至少包含两个损害蜜蜂的因素。他们将压力因素分类为相互抵消、相互叠加或加剧损害——加剧损害表明存在协同效应。例如,如果一种杀虫剂单独使用导致 10% 的蜜蜂死亡,而另一种杀虫剂导致 15% 的蜜蜂死亡,那么当超过 25% 的蜜蜂死亡时,这两种组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人员反复发现,当蜜蜂暴露于多种农用化学品时,这种组合对死亡率产生了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寄生虫和营养等其他压力因素的组合,其影响往往是叠加的。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杀虫剂会产生这种效应。在分析中,蜜蜂压力因素对非致命性健康指标(如蜂群生长率)没有协同效应。然而,在其他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某些杀虫剂会削弱蜜蜂的免疫系统,可能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化学品或病原体的侵害。在萨塞克斯大学从事蜜蜂研究的生态学家伊丽莎白·尼科尔斯(Elizabeth Nicholls)表示,还有许多其他过程可能导致这种复合效应,“如果它们同时受到大量化学品的轰炸,它们的解毒途径也可能受损。”
研究结果令人担忧——这些杀虫剂的影响在农业使用的实际水平下仍然存在。研究发现,蜜蜂会暴露于各种杀虫剂,这些杀虫剂来自农作物和附近的野花。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态学家哈里·西维特(Harry Siviter)说:“暴露于多种农用化学品是常态,而不是例外。农场实际使用的商业配方通常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尼科尔斯说,尤其是蜜蜂倾向于在多种植物之间觅食,它们暴露于多种毒素的几率很高。“(这项研究)表明,你需要从景观层面考虑暴露问题,并且仅仅测试一种作物和一种化学品的暴露是不够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授粉者数量下降的影响。在美国,苹果、樱桃和蓝莓等作物受到授粉者数量下降的威胁。在中国西南部,农民不得不手工为果树授粉以弥补昆虫数量的下降。
引进额外的蜜蜂来填补这一缺口也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近年来,蜜蜂种群的崩溃率有所增加。野生蜜蜂可能对威胁更加敏感,因为它们往往是独居的,并且缺乏像家蜂那样强大的社会网络。西维特说:“野生蜜蜂非常重要,而这些蜜蜂的境况非常糟糕。”
西维特说,理想的杀虫剂监管流程应考虑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在初步批准后继续进行监测。目前,杀虫剂的许可过程较为有限,在产品获批使用后监测很少。“如果你不考虑相互作用,你就会低估环境压力因素对蜜蜂的影响。”长此以往,这可能会危及杂货店中许多水果、蔬菜和坚果的丰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