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号从其现已废弃的月球任务中传回了这张图像

着陆器预计将在发射五天后失去动力。
An image taken by a camera aboard the Peregrine spacecraft, with Earth in the top right.
“旅行者”号飞船上一台相机拍摄的图像,地球位于右上方。Astrobotic

在周一(1 月 8 日)成功搭乘“维尔京猎户座”号火箭发射后,私营太空公司 Astrobotic 已放弃了其着陆“旅行者”号飞船到月球的尝试。在匹兹堡公司发布的一份更新中,Astrobotic 报告称,“旅行者”号在其旅程早期发回了几张图像。其中一张图像显示了 Astrobotic 所描述的“弯曲的细长条”,似乎是地球。 

[相关:“旅行者”号月球着陆器发射成功后出现“推进剂严重损失”。]

“我们的飞行动力学团队已确认,这张在首个操作日拍摄的图像中的弯曲细长条实际上是地球!这张来自我们飞船模拟器的图像显示了照片拍摄时相机看到的地球景象,”该公司在 1 月 10 日的更新中写道

Astrobotic 还收集了设计用于与着陆器通信的有效载荷的数据。“所有需要供电的 10 个有效载荷都已获得供电,而飞船上其余的 10 个有效载荷处于被动状态,”Astrobotic 在 1 月 11 日的更新中写道。“这些有效载荷现在已经能够证明在太空中的运行能力,有效载荷团队正在分析这一进展的影响。”

出了什么问题?

发射约七小时后,“旅行者”号无法将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导致电池无法充电。尽管工程团队设法转动了电池板,但又出现了更多问题。 

Astrobotic 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飞船推进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推进剂严重损失。该公司分享了“旅行者”号在太空中首张图像,其外部隔热层看起来非常褶皱。 

The first image from Peregrine in space. The camera is mounted atop a payload deck and shows Multi-Layer Insulation (MLI) in the foreground.
“旅行者”号在太空中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相机安装在有效载荷甲板顶部,前景显示多层隔热材料 (MLI)。摄影:Astrobotic。

到周一晚上,Astrobotic 宣布的燃料泄漏导致飞船姿态控制系统的推进器“运行远远超出其预期的使用寿命周期,以防止着陆器失控翻滚”。任务的优先事项也变成了最大化“旅行者”号能够捕获并发送回地球的数据和科学信息。 

周二(1 月 9 日),Astrobotic 表示,泄漏意味着“遗憾的是,没有软着陆月球的机会。到 1 月 10 日,“旅行者”号距离地球约 192,000 英里。飞船“稳定且充满电”,并正在收集“有价值的数据”。他们估计它可能在 1 月 12 日(星期五)某个时候关机。

[相关:NASA 混乱的重返月球计划内幕。]

“旅行者”号会怎么样?

1 月 15 日,Astrobotic 宣布,着陆器正返回地球,预计将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它正在与 NASA 协调,预计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危险。

其有效载荷包含三位前美国总统、《星际迷航》创作者吉恩·罗登伯里以及这部开创性科幻系列几位原创演员的 DNA 样本和部分骨灰。

公共-私人月球探索的下一步是什么?

通过这次任务,Astrobotic 希望成为第一家成功登陆月球的私营公司。这是只有四个国家——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美国——才完成过的壮举。 

来自休斯顿的 Intuitive Machines 的第二个着陆器计划在 2 月份发射。NASA 已向这两家公司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用于建造和飞行自己的月球着陆器,以便私有着陆器可以在宇航员抵达之前探索着陆点,并运送关键技术和实验。Astrobotic 与 NASA 关于“旅行者”号着陆器的合同为 1.08 亿美元,后续还有更多资金。 

[相关:NASA 推迟两次载人阿尔忒弥斯月球任务。]

本周,NASA 领导层宣布将推迟未来的月球任务,理由是安全问题以及月球着陆器和宇航服的开发延迟。原定于今年 11 月发射的阿尔忒弥斯 II 任务(将四名宇航员送往月球轨道)已推迟至 2025 年 9 月。与此同时,登月任务阿尔忒弥斯 III 的目标将从 2025 年底改为 2026 年 9 月。阿尔忒弥斯 IV 任务仍按计划于 2028 年 9 月进行。

更新 1 月 16 日上午 11:10:增加了该公司关于着陆器重返地球大气层信息的补充。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