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政界人士和领导人在格拉斯哥举行了 COP26 会议,旨在制定可能缓解气候危机的政策。由于能源需求正在加剧这场危机,人们可能会被吸引着看向燃烧的太阳,并思考我们是否能做到它所做的事情——也就是核聚变。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实现聚变。然而,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无数的后勤挑战。尽管聚变是一个进展缓慢的科学领域,但科学家们正稳步接近实现这个梦想。
他们将精力分配到两种类型的聚变反应堆上。一种方法是大规模尝试在一个房间大小的室内引发聚变。另一种方法是小规模地在一个针尖大小的颗粒上尝试做同样的事情。但最终,两者都试图模仿太阳的运作方式。
我们的恒星通过融合氢原子产生巨大的热量和耀眼的光芒,氢原子相互挤压形成氦以及巨大的能量。这正是聚变研究人员最终想要实现的:如果我们能在地球上创造出一个微弱的恒星影子,那将为获取海量清洁能源打开大门。
这是两种最有前途的方法。
大规模方法
太阳能够轻易地融合氢原子,这归功于其核心的灼热条件。在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下,原子会克服将它们分隔开来的电磁力。它们发生聚变。这种反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非常热,以至于它们会失去电子,变成由带电粒子组成的灼热混合物,称为等离子体。通过施加电场和磁场,科学家们可以操纵和搅动这种混合物。
在地球上制造等离子体是可行的。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物理学家必须将等离子体压缩到足够高的密度。一种方法是将等离子体置于严酷的磁场约束中。这被称为磁约束聚变。
这种方法最著名的装置是托卡马克:一种环形腔室,通常和中等大小的房间一样大。腔室的壁上装有强大的磁铁,这些磁铁有助于约束等离子体,直到其达到足以引发聚变的高密度。
[相关: 人类刚刚产生了类似恒星的核能]
聚变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是达到一个称为“点火”的阈值,即反应堆输出的能量超过启动它所需的能量——这是使聚变发电厂可行的必要基准。但尽管磁约束聚变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就已存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此类反应堆接近这个目标。
但科学家们希望,那一天可能就在眼前。位于法国南部山丘中正在建设的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强大的托卡马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它的托卡马克将比目前最大的托卡马克大十倍。ITER 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希望于 2025 年开始运行。它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科学实验。
小型方法
2021 年 8 月,在离法国半个地球的地方,另一种反应正在进行。在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科学家们宣布,他们进行的聚变效率之高,几乎达到了点火的水平。
NIF 的成功实验中没有托卡马克。相反,NIF 使用一种称为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的反应。这种方法依赖于将一小颗粒氢燃料,通常只有针尖大小,用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它。当这些冲击波掠过颗粒时,它们会在内部压缩并加热氢,使其达到引发聚变所需的高压和高温。
[相关:我们仍然不真正了解太阳内部有什么——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这些冲击波,但几乎所有方式都依赖于将高能激光对准颗粒。一些设施直接用激光轰击颗粒。而 NIF 则将激光的能量转化为 X 射线,X 射线再轰击颗粒。
这需要更多的能量,但由于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也使得装置不那么精密,更容易管理。“要让这些东西压缩……的过程非常微妙。一切都必须非常、极其精确,”NIF 主任 Doug Larson 说。
NIF 及其同类装置可以产生比托卡马克更高的巨大压力——但托卡马克的压力持续时间要长得多。
Larson 说:“在 NIF,我们可以产生高达约一百亿个大气压的压力——非常、非常、疯狂的极端压力——但这些东西在我们靶室中只存在万亿分之一秒。”
NIF 是唯一一个这么大的惯性约束聚变设施,尽管其他类似的设施,如法国波尔多的激光聚变装置(Laser Mégajoule)以及中国提出的神光四号(Shenguang IV),未来或许能与之匹敌。
聚变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物理学家们说,现在是聚变领域令人兴奋的时期。Larson 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理解都逐渐明朗,NIF 的进展确实加速了。”
聚变反应堆提供了近乎无限能源的希望——但它们远非气候危机的即时解决方案。例如,NIF 在 8 月进行的实验依赖于一个每隔几小时才能脉冲一次的激光。但 Larson 说,要使惯性约束聚变发电厂在商业上可行,该激光需要每秒钟发射一次。NIF 计划升级该激光。
至于 ITER,这个正在法国建造的巨型托卡马克,它只是实现聚变能源可行性的一个中间步骤。它的建造者希望 ITER 的知识能改进下一代聚变反应堆,称为示范聚变发电厂(Demonstration Fusion Power Plant),或DEMO。他们希望 DEMO 能够为大众带来聚变。这些发电厂的建设要到 2030 年代才会开始。